笔趣阁

凤阅居>三叔为什么写刘丧 > 1 刘邦为什么封侄子为羹颉侯(第2页)

1 刘邦为什么封侄子为羹颉侯(第2页)

“信儿,你醒了?哎呀,老天爷,这可太好了!”

赵氏满脸的愁容,顷刻消散。

刘信很想马上告诉母亲,不要出去当着三叔刘邦朋友们的面,做出敲锅底这样羞辱性的动作来。

可是,他大病初愈,想说句话,都很吃力。

话没出口,他的脑海里,又像放电影快进似的,想到了更多:

历史上,开始,刘邦不肯给大侄子刘信封侯;后面,又故意封刘信为屈辱的“羹颉侯”;再后来,吕雉还要想方设法地除掉刘信;最后,终于把刘信满门断根!

这一切,真的都只是因为,刘邦忌恨刘信的母亲当年敲锅底吗?

作为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连曾经百般羞辱过自己的雍齿都能容忍,都没有杀,还首先重重封赏,那么,偏偏还会如此小心眼,身为皇帝,居然去计较当年自己大嫂的这么一件小事吗?

当了皇帝后的刘邦,为了让更多的亲族来共同保卫刘氏的江山,连疏远的堂兄弟,都肯封赐大片土地,那么,为何偏偏会对自己的亲侄子、大哥唯一的血脉,如此刻薄计较?

要说感情,刘邦当皇帝后,把自己早死的大哥封为了武哀王,可见兄弟感情不错。既然如此,就算看在死去的大哥的情分上,刘邦也该给刘信一个重重的封赏,又怎么会计较大嫂当年敲锅底的这等小怨?

这有点太离谱、太反常了。

如果没有穿越事件的发生,此时的刘信,不过是个才十一二岁的小孩,肯定想不到太多的东西;但是,作为穿越者的刘信,却是个成年人,自然会想到更多。

而且,刘信穿越前虽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却喜欢看那些古装影视剧,算是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原本也很好奇,会自己思考。

很自然地想到:刘邦眼前只是个社会无业青年,但未来当了皇帝,就成为了政治人物;分封功臣,也是政治行为。因此,那时候,刘邦的所作所为,其真实动机,不能单纯从个人感情、而只能从政治上去考虑。

从政治上看,当了皇帝的刘邦,自己的子女不多,有的还年少。而刘信,作为刘邦大哥刘伯的儿子,实际上是刘家的长子长孙!

也就是说,按照封建宗法,作为长孙,在刘信这一代,刘信的地位,其实反而是最高的,超过了刘邦的儿子。

史书上关于刘信的记载太少。但从他后来治理封国来看,他的才干应该也是不差的。

有没有可能是,刘信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了不少军功,不仅在军中有人脉,而且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展现了不俗的才干,这些,都超越了刘邦的儿子们、尤其是生性比较温良懦弱的刘邦大儿子刘盈?

如果,刘信的才干太强、地位过高,那么,就很难保证,刘邦去世后,汉朝的江山,不会落在刘信手中。

所谓功高震主!不姓刘的人,尚且可能找各种借口夺位,刘信如果功劳够大、能力够强,就更具威胁了。

诚然,江山是刘邦打的,本来怎么也轮不到刘信来继承,但若刘信威望够高、野心够大,刘邦的父亲又是名义上的太上皇,"长子长孙"就也可成为夺位借口!

所以,以刘信母亲当年敲锅底不给刘邦饭吃为由,故意羞辱刘信,封他做“羹颉侯”,这不过是个借口。刘邦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打压刘信,防止刘信威望过高!

换言之,不管有没有刘信母亲敲锅底这个行为,未来的刘邦,尤其是吕雉,都不可能善待刘信。

即使,现在的刘信,阻止了母亲敲锅底的行为,他的命运,还是不可能改变。未来的刘邦,还是会羞辱他;吕雉,还是会想方设法要杀他!

想到这里,刘信顿觉一阵心灰意冷,又闭目养神,再也不想多说什么。天要下雨,娘要敲锅底,就随她敲去吧。

反正敲与不敲,结局都一样。

刘信母亲来到床边,仔细地看了看儿子,发现儿子的脸色确实好多了。见儿子不说话还要休息,她便又一手拿着锅铲,一手提着陶锅,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