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霞笑脸相迎:“嬢(niang,第一声),这是早上刚从山上采下来的菌子,有青头菌、见手青、奶浆菌,还有一些鸡枞、干巴菌。您是第一个客人,如果要,我给您便宜一点。”
菌子采摘及时,菌伞完全没有展开,呈骨朵状,这样的菌子无论煮汤,还是鲜炒口感都非常嬾滑。
相对于旁边的老实木讷村民,曾经蝉联多年销冠的顾晓霞更懂客户心理,加上嘴甜,看到大婶一直盯着自己的背篓,显然是有些心动了。
顾晓霞开始上狠招逼单:“嬢,你要我给你算便宜,4毛一堆,两堆7毛8,三堆算你1块1毛4。”
卖菌本来应该是称斤卖的,顾晓霞没有秤,只得把菌子按品种估摸一下重量,摆放成一堆一堆地售卖。
像奶浆菌、青头菌这种价格相对便宜的菌一堆就多放一点,干巴菌、鸡枞价格稍贵,数量也少,就掺成杂菌堆卖,大体平衡一下也大差不差了。
那个年代,在农村还没人用这种促销方式,对于大婶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一般来说是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顾晓霞觉得这招一出,大婶肯定会买,没想到大婶看了一眼,啥也没说,就走开了。
顾晓霞疑惑难道是自己销售方式不适应这个时代?心里升起了挫败感。
过了五分钟,远远就看见这个大婶冲着她的摊位赶了过来,后面还跟着两个人。
“我要有鸡枞这堆。”
“我
要有干巴菌这堆,我家小妮子最爱吃这菌。”
“我要青头菌这堆。”
原来大婶一个人要不完三堆菌,去找人来拼单了。
很快,顾晓霞就成交了第一单生意,收入1。14元。
在八零年代,一斤猪肉大约卖1。5元,一堆菌子能卖3毛多,顾晓霞觉得挺不错了。
紧接着,烟厂工人下班了,很多人陆陆续续走出来。
果然如顾晓霞所预测,城里人很难遇到这样新鲜的菌子,你一堆我一堆,两背篓菌子很快就卖完了。
总共31堆,卖了11。7元,来买菌谁都不愿吃亏,要么自己就买了三堆,要么就是拉上旁边的人一起凑单,都是以3堆的倍数来买的。
最后一堆因为全是卖剩的杂菌组合在一起,顾晓霞就按3毛一堆的价格便宜处理了。
顾晓霞把钱交给王桂芬保管,接过钱王桂芬有点不敢置信,她这辈子手里还没拿过14。4元的巨款,之前在顾家,手里有一分钱都要上交给婆婆,家里要买什么都由大嫂去买。
周围卖东西的人都对晓霞投来打量的目光,其实在顾晓霞站在这里摆摊的时候,旁的人就注意到她了。
一个小姑娘长得这样漂亮,已经很惹眼了,没想到做生意还有一套,东西居然卖得这么快。
“晓霞,这,你啥时候学会做生意了。”王桂芬拿着钱的手还有些抖。
顾晓霞收拾着背篓,把它背起,随口回道:“妈,这不用学啊
,是个人都会的。”
旁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