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吴其洲和曹子建都是陷入了沉默。
确实,这幅手卷,已经属于是顶级书画中的顶级了。
但是十万大洋的价格,即便是曹子建也有些接受不了。
要知道,这会恭亲王府将其抵押出去的价格也不过八万大洋而已。
一座府邸八万大洋看着价格挺高的。
但是要清楚,恭亲王府的规模呀。
占地足有六万多平方米,相当于六个足球场的大小了。
除此之外,现实世界的张好好曾经说过,在他众多收藏的书画法帖中,让他最满意的作品,就是陆机的《平复帖》。
陆机,西晋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
根据文献记载,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
而他的《平复帖》比王羲之的手迹还要早个七八十年,距今已经17oo年了。
是华国已见最古老的法书瑰宝,被收藏界尊称为‘华国第一帖’。
也是现今传世墨迹中的开山鼻祖。
最开始,卖家对于张好好的开价是二十万大洋。
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张好好,听到这价格,也觉得自己有些难以承受,所以没有出手购入。
不过对于这个法帖,张好好一直没有放弃。
中间时不时的就会托人跟卖家进行协商,希望对方在价格上能让一让。
只是,对方一直咬着价格不松口。
直到一年后,那卖家的母亲过世。
为了能给母亲大办丧事,原本还不怎么急于出手《平复帖》的卖家,为了能筹集到钱,也开始着急了。
张好好在第一时间得知这件事后,并没有心中大喜,甚至表示不想趁人之危。
他让人转告卖家,说对方可以将《平复帖》抵押给他们盐业银行,他则是先借给对方一万大洋来办完这场丧事。
随着转告信息到了卖家耳中之后,他对张好好的开价从一年前的二十万大洋变成了四万大洋即可买断,不用抵押。
虽然说,苏轼的这幅手卷跟陆机的《平复帖》,哪个价值更高一些,不好评价。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件作品都属于顶级书画中的顶级了。
而越是顶级的书画,买家越不容易找。
并不是买家不想要,而是因为顶级书画都太贵的。
能收的起的买家,实在太少太少了。
载丰见吴其洲和曹子建都不说话,也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默默的等待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房间变得针落可闻。
最后,还是载丰率先没有忍住,出声道:“吴老板,曹公子,既然你俩都不表态,那我做出点让步。”
此话一出,成功吸引了曹子建和吴其洲的目光。
“只是在价格方面,我不可能让步的,但是。。。”载丰说着,语气一顿:“我可以给你们搭几件东西。”
其实,不管是古玩行,还是普通行业,搭售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目的无非就是通过捆绑销售,来减少议价,提高成交效率。
但往往,搭售的那些东西,价值普遍都不高。
所以听到载丰的这个要求,吴其洲直接道:“金老板,我不用搭售,这样,那手卷我出四万大洋,只要金老板点头,我吴某保证,半个时辰内,就可以将钱送到你面前。”
“吴老板,我说了,价格方面不可能让步的。”载丰坚定道:“四万我是绝对不可能卖的。”
“如果吴老板还想跟我继续聊下去,就请耐心看完下面几件搭售的物品吧。”
说着,载丰便是不再理会吴其洲,而是抬眸给了薛总管一个眼神。
薛总管心领神会,这就从柜子里取出三个盒子,摆到了案桌上。
这三个盒子,其中一个,正是装着慈禧印章的那个。
剩下两个盒子,一个跟装慈禧印章盒子差不多大小,甚至连形制都一模一样。
还有一个则是扁扁的,长方形的样式,感觉里面最多也就装根毛笔的样子。
几乎同时,薛总管将三个盒子给全部打开。
曹子建看到,那两个正方形的盒子里,装得都是慈禧的印章。
材质都是碧玉。
对于这两枚印章,曹子建提不起一丝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