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气吞山河图片 > 第25章 彭城购物(第1页)

第25章 彭城购物(第1页)

看着一直没有好脸色的两个同行女孩儿,道明心疼的悄悄示意她们两个,自己还留有一些食物呢,这里僧多粥少,不方便拿出来,待会儿离开这里的时候再给她们吃。

小翠悄悄靠近道明身边埋怨道“主人,你也太大方了吧,足足二十多匹战马呀,那得换多少银子啊,够我们山里的姐妹吃上好一阵子的,你就这样白白的送给他们了!”

道明吝惜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唉,都是汉家子弟,我们既然遇上了,就不能不管。”

让道明也没有想到的是,许多年以后,庄稼地率领的这群人成为了道明驰骋天下的一大助力,这些都是后话。

看到小翠跟道明紧紧的凑到了一起比比划划说个不停,赵月娥小姐悄悄拉了小翠一把,示意她主人现在全身上下过于“光鲜”,让她赶快找一件合体的衣服给主人换上。看着两个小女人窃笑着不停的偷窥着自己,道明这才感觉到自己除了腰间围绕着一截衣服外,其他地方一点的遮盖都没有,尤其是自己的两腿之间,凉飕飕空落落的,虽然很是轻松舒服,却是没有着落,有一种捂不住就要飞了的感觉。

再次踏上征程已经快要天光大亮了,赵月娥小姐向道明建议道“主人,我们这身穿着打扮很容易让人误会成了羯族胡人了,尤其还牵带着这么多的马匹。我们现在不要直奔彭城的北门,最好是绕过城墙,从彭城的南门入城,这样就不容易受到东晋官兵的阻截盘问了,我们买的东西也能够顺利的带回山里。”

道明肯道“你的建议很好,我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就让小翠躲在城外的长亭看守马匹,我们两个人徒步进城,这样就更加的安全了。不然,东晋的官兵要是见财起意勒索咱们,同为汉家子弟,我也不好痛下杀手啊。”

彭城,那个年代是东晋靠近羯赵最近的一个集镇,即使是常年在这附近有战事,形势稍微好转一点,跟前儿的老百姓都会聚集到这里进行交易。

安排好一群马匹和小翠之后,道明和赵月娥小姐来到了彭城的城门前面。道明仰望过去,说是城墙其实就跟一个土围子差不多,只不过城门显得略大一点。城墙上零星的站着一些懒懒散散的军兵,无精打采的注视着下面进进出出的人群。城门楼洞里有几个士兵手持长枪短刀,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老百姓,看哪个不顺眼了,就拉到一边拳打脚踢,然后在把嫌疑人浑身翻了个遍,直到拿到自己满意的东西后才会放行。

见此情景,道明不住的暗自叹息,一个国家的军队腐败堕落到这种程度,难怪会丢失大片的国土,屈居在东南一隅。若不是汉家的人口基数庞大,屡屡有揭竿而起的老百姓殊死抗敌,把胡人拒挡住,这个苟延残喘的东晋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

道明挽着羞涩的赵月娥小姐,趾高气昂的走向城门,两个人的衣着虽然不那么光鲜,但是,他们那摄人心魄的气场,时刻散着不可抗拒的威压,把守城门的几个兵丁恭敬的目送他们两个走进城去。他们还没有从刚才的威压中缓过来一口气,那个英气勃勃的少年优雅的转过身来,从钱袋里掏出一把碎银子,投到兵丁的怀中,大度的说道“各位守城辛苦了,拿这点碎银子买口酒解解渴吧。”

随即,那位富家公子又补充了一句“待会儿,我要采购一些东西送到城外,是凡提到运送赵家小姐货物的商贩,烦请你们一律放行,我回来的时候还有赏赐。”

呦呵,今天是一个好日子啊,刚刚开门不久就撞上好运了。以往我们这些守城的兵丁哪里会被那些富家子弟看得起呀,路过这里不打我们几巴掌就阿弥陀佛了,象今天遇上这样讲究的贵公子,那真是凤毛麟角了。于是,众位守城的兵丁一致冲着道明的背影行着注目礼,希望他能够妻妾成群,多子多孙,门庭兴旺,富贵万年。

道明这个散财童子做的大方洒脱,随手就散出一大把银子,把旁边的赵月娥小姐心疼得直皱眉,她在心中暗自埋怨着,你随手就撒出这么多钱,真是不当家就是不知道柴米贵呀!道明则是不以为然,反正这些金钱都是他抢来的,来的容易,花起来也是大方,最不济也是花光了再去抢嘛,活人怎么可能让尿憋死呢,人生不就是图一个痛快吗!

这里说是集镇,不过就是在一个狭窄的街道上摆了几十个大小不一的摊位,顾客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摊位上的货物也是少得可怜,哪里象后世道明的那个时代,集市上人流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各个摊位上的货物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道明拉着赵月娥小姐挨个的摊位查看过去,无非就是些针头线脑,锅碗瓢盆,蔬菜干调,不多的粮食和少量的农具,被服基本上就没有售卖的,还有插着草标卖孩子的。

道明十分困惑的冲赵月娥小姐问道“即使是在战乱年月,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棉被和布衣总该有吧,这里就卖这么一点东西,老百姓的生活物资实在是太匮乏了吧。”

赵月娥小姐同样困惑的说道“主人,棉被这东西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所能使用的起的,这里的衣物不都是桑麻所制吗,你所说的棉布是什么东西?”

“什么,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连棉布都不知道?”道明的疑问要远远大于赵月娥小姐。

其实,这也不怨两个人迷茫,一是道明的历史知识和比较匮乏,二是这个时代棉布还没有在中原地区普及,赵月娥小姐当然不会知道棉布是什么东西。因为被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黄道婆,在宋末元初时期才在广大的中原地区推广传授纺织技艺,革新棉纺织工具,推广棉花种植的。直至明代,种植棉花才得到朝廷的重视和扶持,那时,棉布才逐渐成为明朝人的主要衣料。这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了,难怪这个时期博览群书的赵月娥小姐不知道这件事儿。

转了一圈,让人解馋的鸡鸭鱼肉一点也没有看着,最后在一个老妪偷偷的指引下,两个人才在一个巷子里找到一家肉食店。战乱年代,没有实力的人家怎么敢经营这些生活物资呢,即使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要隐藏在巷子里悄悄的经营。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道明把这家肉食店的所有食材全部买下,他先预付一半的定钱,等到商家把货物送到城外长亭的小翠那里,验完货后再付清余下的那部分欠款。在店家用秤称各种肉食的时候,道明对店家不时报出的斤两很是好奇,他悄悄的问赵月娥小姐道“我现店家使用的那杆秤好像是16两一斤的,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不是1o两一斤的呢?”

闻听道明提出如此奇葩的问题,赵月娥小姐象看一个稀有动物一样注视着他,心说这个小老道是不是脑袋有毛病啊,不过,既然是主人提问了,她就不得不回答了“主人呐,可能是你久居深山,不了解世情。自古以来,度量单位都是16两一斤呐,你是不明白为什么定为16两一斤吧。古人在制定这个度量单位的时候,是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为16财运星。一杆秤上16颗星,如果交易时不给人家满秤,少一两就少一分福,少二两就少二分禄,缺斤短两就是短的自己的福禄寿。所以,你看到店家称秤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给的高高的,明白这些道理后,他们才不会缺斤少两呢。”

道明若有所思的说道“哦,这斤两的制定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啊,古人诚不欺我呀,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明白至此,道明忽生替“古人”担忧的情怀。在后世,市场上缺斤少两的现象特别的普遍,多年以来,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些商家只顾得眼前的那么一点蝇头小利,只考虑眼前,不管明天是怎么样,却不知,他们为此将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这也让道明明白了多年以来存在自己内心的困惑,那就是那些看起来特别精明特别会算计的商人,尽管他们忙碌了一生,仍然不见得积累下多大的产业。而那些看起来敦厚老实诚实经商,时常被人诟病为傻乎乎,缺心眼的商家,他们的产业却总是干得风生水起,蒸蒸日上。

关于这个度量衡制度,是我国从秦朝统一六国后,因过去其他六国度量衡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回展和社会秩序,所以开始颁布统一度量衡,其中制定斤、两的是十六进位制。在1959年6月25日新中国国务院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才将一市斤等于16市两改为十进制,即1o市两等于一市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