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海上明珠东方甜岛是指哪个地方 > 第8章 变压变频调速(第1页)

第8章 变压变频调速(第1页)

瑞士B公司以及通用电气,这两个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吊舱推进器领域的翘楚,产品性能优越,稳定性强,噪音控制也非常完美。

刘源江跟研发小组的同志说,榜样的力量有着无限可能,可以对标找到差距,以及我们想要设计研发制造出什么品级的吊舱推进器。

显然,对于吊舱推进器这个产品,这两家公司就是标杆就是标准,刘源江的理想状态是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成为行业的领先标杆产品。

董萌很不理解,刘源江为什么会下达这样的命令指示,这是经过领导考虑的吗?

直接生产十六点八兆瓦的吊舱推进器,这是上过讨论会,出过会议纪要的事情,昨天在初步得到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认可之后。

整个吊舱推进器的研发小组信心倍增,热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晚上,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在完善整个设计建造计划后,怎么第二天就变卦了?

有点朝令夕改的意思。

董萌所在的机电设计组,对于整体的吊舱推进器设计覆盖面非常之广,超过百分之五十,她非常有话语权。

“都已经是定好了的事情,大家都奔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昨天还进行了完善,咱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十六点八兆瓦的吊舱推进器,怎么忽然间,又把功率给降下来了,这太损伤大家的积极性。”

董萌看着另外几个组长,理解大家的意思,基本上跟她都差不多,又紧接着说:“这跟行军作战,两军要交战之时,临时换了军中主帅是一个道理,新换来的将军,不了解具体情况,基本上必败无疑。”

“之前我们大家上下一条心,尽管十六点八兆瓦的吊舱推进器整体设计,被专家委员会全盘否定,但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时间太紧,我们大家能做到这种程度,我觉得非常有效率,且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一点也不弱,大家是信心满满呀。通用电器在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吊舱推进器了,他们比我们早那么多年,但现在来看,也没有比我们强太多,我们能追上并且超越他们。”

董萌越说越激动,“我觉得,只是一些核心的关键技术,确实卡脖子,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攻克。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呢?十六点八兆瓦并不是吊舱推进器的极限,三十兆瓦也不是,将来随着船体重量的增加,有可能五十兆瓦,甚至更大,我们这跟故步自封没什么区别。”

董萌跟刘源江的关系很特殊,特别到何馨极其吃醋,但只有董萌知道,刘源江对她不怎么感冒,董萌有的时候也在想,她跟何馨比起来到底差在哪?

董萌的父母也非常着急,拼命的催婚,董萌一回到家,董萌的母亲,基本上每天都要说结婚生子的事,邻居家的孩子,亲属家的孩子如何结婚,生了孩子诸如此类等等,董萌吃饭的速度也很快,即便是她再不愿意听,一家人总要坐在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董萌的父母,一个拉弓,一个射箭,一个黑脸,一个白脸,配合的那叫一个默契,董萌有一次跟她父亲看玩笑,说他和她妈用的是“鸳鸯战术”。

董萌都已经习惯了,只能快速地把饭吃完,回到自己的房间,每天晚上都在研究吊舱推进器,董萌觉得这也不算是加班,是生活日常的一部分。

现如今变压变频调速问题,这个技术难关,董萌何她的小组,至今也没有彻底攻克。

董萌,何馨和刘源江三个人是高中同学,加上大学毕业,一直到工作这么多年,董萌自认为,对刘源江还是比较熟悉,刘源江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绝不轻言改变放弃的人。

“董萌组长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两兆瓦的功率,我们的技术趋于成熟,五兆瓦也算可以,想直接跨越到十六点八兆瓦这是不现实的想法,指数增长的概念,我想在座的诸位都懂吧?”

刘源江语气非常柔和,目光真诚地看着董萌,要是换做平时,刘源江不是这个口气,学术就是学术,技术就是技术,容不得半点马虎。

不过一会中午吃饭,刘源江还要跟董萌商量,一起去跟何馨解释当年大学董萌堕胎的事,所以态度好一点,为后续的事情做个铺垫。

“二的一次方等于二,二的平方等于四,二的立方等于八,二的四次方呢,等于十六,二的五次方,等于三十二,二的六次方……”

刘源江没有说下去,旋即话锋一转,“十六点八兆瓦那是一个大的数量级,在这之前我们要有一个过渡,那就是十兆瓦,在座的各位想一想,我们把十兆瓦功率的电力吊舱推进器,设计制造好,性能优越,各方面指标超越那两家公司,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主生产的吊舱推进器,才有可能应用于我国的第一艘大型邮轮之上。”

刘源江反问道:“各位再想一想,我们如果没有十兆瓦的过渡,中间就会存在断层,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没办法预见,外高桥的游轮项目组,他们敢赌吗?用咱们生产出来的吊舱推进器?”

“各位不要担心时间,其实完全来得及,我们已经有了之前的经验技术和实验数据积累,现在要做的是改变战略,静下心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大型邮轮也经历了八年的科研攻关,才有现在的一切。”

董萌认为刘源江太过于求稳,时间非常紧,如果还有三年的时间,这完全来得及。

“我们时间一点也不充裕,难道不是吗?”董萌说完之后,目光一一扫过,剩下来的三名组长。

这三名组长频频点头,第一艘大型邮轮,能用上他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吊舱推进器作为动力输出在海洋上一路驰骋,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荣誉的事情。

负责液压机相关系统的小组长,也并不赞同,刘源江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改变策略的想法。

他站起身来,朗声说道。

“刘组长,咱们前一段时间做好了规划,昨天又对之前的规划,进行了细分和具体的战略部署,咱们要做的是研发十六点八兆瓦的吊舱推进器,怎么现在直接降到了十兆瓦?”

“要知道这个功率级别的降低,对我们的设计还是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散热振动和噪音稳定性就要经受大的考验,换句话说,功率大意味着产生的机械能和热能也大,确实应该循序渐进科学讲究严谨,不过在我们之前的设计中,已经碰触到十六点八兆瓦,我们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究,就能够成功,如果进展比较顺利的话,甚至还会有时间余量,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优化和完善。如果生产十兆瓦的吊舱推进器,在逐步升级到十六点八兆瓦,那还要重新论证很多东西。”

“我同意这个看法。”负责电站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的小组长也觉得在这个时候向后退,相当于是两军交战之时,忽然间撤退是不明智的选择。

“刘组长,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十六点八兆瓦的吊舱推进器设计,前期我们可是付出了两年多的辛苦,将近三年,难道现在都要一切归零吗?”

剩下一个没有说话的小组长,看大家都已经畅所欲言,他也开始表态。

刘源江带领的这个吊舱推进器研发小组就是如此,大家都基本上没有什么保留,只有这样开诚布公地谈学术问题,他们才会进步得更快。

虽然说这四个人,分别隶属于四个不同的小组,但在工作之时,基本上是不分你我,只不过这样划分小组,相对来说比较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刘源江来到船舶设备研究所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被委予重任,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研究所研发吊舱推进器的三十多个人,按照他们的意愿和选择,以及大学时期所学的专业分成了模糊的四个工作小组,果然效率提高了很多,大家能够多学科优势互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