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伤势未愈,路远无法策马疾驰,他只好令姚千仞带着半旅士卒先行奔赴济宁。
此前,他已用飞鸽传书向卢象观和左懋第通报了江宁城的情况,要求他们尽快做好北伐准备。
他自己则由赵大虎和吴六鼠护卫,带着卫江淮率领的半数特战旅士卒随后赶到。
黄飞彪和高汉升加入永平军,其实也是便于增强永平军和黄得功、高杰所部的联络和信任。
二人随着路远行动,对他们而言,既能护持路远在自家防区的安全,也能从路远口中了解很多新奇的事情。
此外,这支队伍中还多了三人:
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以及和他同为“几社六君子”之一的夏允羲,还有夏允羲年方十四的儿子夏完淳。
陈夏二人都是路远向弘光求来的,历史上,这两位都是抗清英雄,
夏允羲的儿子夏完淳,完全继承了乃父的忠义,他在就义时,不过十七岁!
弘光很奇怪路远为何知道陈、夏两人,路远只得推说从北上的方冒口中得知二人都是治世能臣,所以此次北上光复山东,如有新占州府,交予他们,总好过原来反复降叛的官员。
弘光觉得很有道理,准请之后,路远遣特战旅士卒,几乎是把二人从家里绑了来。
这夏允羲本是在家丁忧,听说要北伐,甚是欢喜,但是也没想到对方都没给自己和邻里亲眷话别的机会和时间。
长子夏完淳见到来人后,主动要求和父亲一同北上。
夏允羲不准,这孩子就一路尾随,跟着来到了路远的临时军营。
路远看着只不过比自己徒弟大一岁的夏完淳,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对方已经朗声道:
“路大人岂不闻去病十八已封侯,甘罗十二可拜相。
即大人自己,也未满双十,为何独独不留完淳?”
于是,队伍里就多了一个时而引经据典、时而高歌吟诵的少年。
夏允羲三十五岁方得此子,甚为喜爱。
夏完淳七岁能诗文,才情在南直隶传为佳话,难得此子既没有江郎才尽,更是在诗词歌赋之外,为人忠义,注重名节。
路远虽有手机做外援,但这一路完全没有独处机会。
两次刺杀后,赵大虎几乎寸步不离左右,吴六鼠更是会神出鬼没地在路远出恭时出现在某棵临近的树上。
于是在夏完淳高谈阔论诗词歌赋的时候,路远只得做呆头鹅状,更不用说其他几名武人。
作为父亲的夏允羲和师父的陈子龙,略带宠溺地看着少年夏完淳,并不喝止。
他们也想看看横空出世、名震一时的路大人如何应对。
路远明白了夏、陈二人的想法,随即想到了对策。
一个时辰之后,夏完淳若不是看着自己亲师父就在旁边,真想拜这个大不了自己几岁的路大人为师。
自己会的他都不精通,可是他知道的,自己从来没听说过。
什么比鸟飞得还高还快,比鱼游得还深还远,比马跑得迅捷数倍,还有……,这些不都是神话和志怪小说吗,为什么路大人说真的可以实现,只要给他时间,和他一起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