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试的榜单,自要比举子试那些简陋得多,就用一张白纸,然后把取中的考子名字工整地抄录上去。
陈铮过来看榜,在路上遇到同样来看榜的两名同窗:王祯与李嵩。
两人心情颇有些忐忑,都没怎么说话,轻松不起来。
“开榜咯!”
一声嚷叫,人头涌涌,黑压压一大片。
“我考到了。”
随即有人欣喜地大叫。
“没有我,为什么没有我……”
这是落榜者的悲叹。
在人群中,陈铮甚至见到些白苍苍者,五、六十岁的童生,那真是童生考到老了。
“咦?陈铮,你的名字,这可是案呀。”
王祯失声叫了起来。
李嵩随即也看到了,榜上排名第一的,可不就是“陈铮”二字?
本还以为会不会是同名同姓的,可仔细核对过其他的信息,的确是陈铮无疑。
陈铮双眼眯了眯,倒没有多少喜悦之情流露,反而感到意外。
毕竟这一场考试,外界消息满天飞,认定陈一公与知府大人有了默契,不管陈铮文章写得如何,都不会被取中。
可现在呢?
不但被取中,更是直接定为案了,这算是个什么意思?
传言为虚?
而或知府大人刚正不阿,为陈铮的文章所折服?
一时间,陈铮想不明白,心态荡漾起来。
王祯与李嵩脸色则相当复杂,皆因两人今年,俱是落榜,没有被取中,看样子,要明年再来考过。
好在他们年纪不大,未来仍有机会。
只是心理上的落差在所难免,调整过来后,连忙向陈铮道喜。毕竟同窗学长,陈铮考中秀才了,未来前程可期,有这份情面在,怎么看都是好的。
三人离开,结伴去往草堂,找杜元亭汇报。
闻讯后,杜夫子同样流露出一丝愕然之意:这个结果,他也是始料不及。
在此之前,他本想找些老友,看有没有门路帮到陈铮,然而找过一圈后,根本说不上话,能出具保结,已经是最大的帮忙。
那么现在陈铮不但考中,而且被定为案,这就显得耐人寻味了。
以杜元亭老道的目光看来,不可能是陈铮的文章折服了胡炜,光靠这一点,绝对做不到。
因此,背后定有玄机。
陈铮道:“我不清楚是怎么回事,除了在考场上,我从未在别处见过知府大人,也未曾与他说过话。”
百思不得其解,杜元亭就懒得多想了,笑呵呵道:“你被取中,总之是件好事,当浮一大白。”
于是让书童阿狄备好酒菜,师生四人小酌一番,这才各自散去。
回到宅子那边,二伯陈远正等得心焦,其先是打量一下陈铮的脸色,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心想果然是落榜了。
不料下一刻,听得陈铮笑道:“二伯,我考中秀才了,你让二伯母去买些三牲祭品,香火纸钱等,我准备带上山去祭祖。”
陈远喜出望外:“真考上了?”
“这可不能作假。”
“祖宗保佑。”
陈远欢天喜地的,立刻嚷叫起来。
听到消息,二伯母更是欢喜,赶紧带着陈艺去往街市,筹备各种东西了。
秀才不算官身,只是个最低层次的功名,在陈氏旁系的群体中也不少见。
但别人家的秀才,和自己家的秀才,能是一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