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一部唐门虎子开始,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年了,报业和业相伴飞展,相辅相成。
最开始的时候行业内的人都比较单纯,或者说一开始做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那个时候投入这个行业的人大多数都抱着一腔热血,虽然免不了图名图利,但或许是因为想不到这个行业能做到如今这个地步,所以反而比较纯粹。
简单来说,就是都专心于做好自己。办报纸的提高报纸的质量,写的让更有趣也就是大众所说的王道手法,不管什么时候做好这些总是没错的。并且最终登顶的,也肯定是这一类人或事。
第一代是火热的年代,那个时代的人赚到了名声和金钱,虽然远远比不上后来者,但确实吸引了更多的人和资本进入。于是很快,新生的行业以一种让外界目瞪口呆的进展高展起来,从开始到现在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生态,也不过四十年而已。
放在后世或许不会引起什么惊奇,以连翘原本所在的行业网文为例,从兴起到成熟时间更短,不过十来年就做到了。但是这是一切行业代谢度都非常慢的古代,很多生意都是千百年积累的结果,没有经历过现代社会高变化的冲击,这就显得非常惊人了。
而到了现在,一切已经开始变化,至少王道的手法已经不足够了。王道这种手法不可能让每一个人成功,王道的手法要在天才的头脑、惊人的运气、众多失败者的骨血上吸收养分,最终才能成就极少极少的人。
很多人自觉没有那个天赋,熬不过漫长的等待,或者根本不想来这么一次惊险的博弈。于是选择了一些人称之为邪道的方法,以此来追求自己梦寐以求的成功。
就像后世一样,明星成名的方法有很多种。资源好的、天赋高的、熬得住寂寞的当然会选择走康庄大道这里的康庄大道并不是指这条路就好走,只不过这条路会越走越开阔。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这条路,也不是有机会的人都会选这条路。
炒作在连翘那个时代已经是一个不再时髦的词了,几乎每一个明星都没有逃过它。也不是说这个就应该一棍子打死,他们所在的行业特点就是这样。
真正的问题是,完全凭借炒作上位,有的时候确实会让人心里产生小小的疑问。放到现在也一样,邪道的手法就是炒作、制造噱头或者别的什么,各种各样的作者都在用自己的方法推销自己,只不过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
有的人后续推出了不错的作品,渐渐的大家也就忘记了这样的过往。有的人却始终没能拿出让人信服的成果,所以也就一直被钉在耻辱柱上,时不时被同行、读者拿出来嘲讽。
风险看上去很大,但是每年依旧有很多渴望获得名利的年轻人选择了这条邪道之路。彭冬生,笔名为玉湖散人的苏州界新人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彭冬生从来不认为自己在写这件事上有惊人的天赋,甚至他自白对这一行根本谈不上热爱。他最终选择做这个的原因也非常简单粗暴,就是钱,也只有钱,就连很多作者很看重的名声,他其实也是不太在乎的。
这个少年才十五岁,然而已经很清楚这个世界靠什么运行了。
自小失怙,由舅舅养大。就和所有的俗套故事一样,或许舅舅还算不错,不然也不会愿意接纳他。但是天长日久的相处,显然让舅妈和表兄弟表姐妹们没有了好脸色。不能说他们是坏人,只能说不是每个人家都是红楼梦中贾府那样的大家族,林妹妹、宝姐姐、史湘云等等一干亲戚过来住也没什么。
大多数的家庭自己生活已经很累了,多增添一个孩子就是多一份沉重的负担。特别是这个还是还不是自己亲生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想,要是没有这个孩子就好了
并不怎么高尚,但生活的艰难让一切顺理成章。
彭冬生还算不错的,至少在舅舅的坚持之下断断续续读了书,虽然并没有读的很完整,但是读书识字肯定没问题。偶尔写个小文章倒也不错,至少在同窗中不错。
生活的辛苦让他早早打定了主意,一旦能够赚钱就立刻独立出去。以及,他绝对要出人头地他不想一生都像他的舅舅一家一样,扣扣嗖嗖地算计,每天的日常只为了柴米油盐斤斤计较,实际上家庭中的很多争吵都是为了这些。
他上学的时候知道了一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他舅舅一家的生活似乎就在印证这一点。以至于他对此有了一种恐惧感他将来,绝对绝对不要这样
志向很大,现实却总是惨淡的。他会读书写字,一些基本的功课也是学过的。这种程度比不上那些正经书院出来的,却也比那些文盲或者半文盲要强。所以想要独立,想要谋生,那很简单,找一份市场上的工作,很快就可以搬出舅舅家了。
但是,如果说出人头地,那就机会渺茫了。
这确实是一个大时代,无数一文不名的人都走上了人生巅峰海贸的展、工业的进步这个时代就像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欧美,确实遍地都是机会。
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那样的机会,那些奇迹平摊到芸芸众生上,其实还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至少当时的彭冬生眼睛里看到的,他没有那方面的才能。至于说等到命运冥冥之中的垂青,撞大运一样财他的头脑还算是清楚,不会寄希望于那种事。
就在这个时候,他见到了那位彭编辑,在整个苏州报业内部人脉都很宽的人,这已经是他认识的人里面,最大的大人物了。
当时的他早就知道了报业和业的火爆,毕竟生活中到处都是看报纸看的人,也常常听到那些作者生活如何豪富,名利双收的事迹。反正生活在市井当中,想要避开这些消息也很难。
知道自己和彭编辑的有一层远亲的关系之后,他内心立刻一动。
虽然只是远亲,可有关系总比没关系好。而且报业和业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处于高展期,不像其他很多传统行业已经趋近于饱和,一个双手空空什么都没有的年轻人想要冲进去财,那简直是不可能。
经过了一段时间慎重的思考,彭冬生选择了转行做一名作者。
有彭编辑这样的亲戚,他可以做编辑也可以做作者。但是编辑有几个大财的根本不符合他的愿望。而且彭编辑的人脉资源都是要自己用的,就算漏给小弟,那也是多年相熟的那些,而不是彭冬生这个远亲。
相比之下,当作者要好得多,只要写的过得去,想来彭编辑是不会吝啬给自家亲戚一个机会的,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么。
想到就去做,比起那些庸庸碌碌一辈子的人,彭冬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行动力惊人。
不过现实生活永远没有想的美丽,业的门槛看似很低。会写字,有一张纸一支笔,再外加一颗决心就够了。而不像其他的生意,总是需要一笔不小的本钱,一旦输了,对于一个家境普通的年轻人就是致命灾难。
但事情真的这样
真的上手之后彭冬生才觉,原本觉得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困难起来。
在没有尝试自己当作者之前,他虽然经济拮据,可也不可能任何娱乐都没有。同窗都在看的报纸他多多少少看一些,这又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再者说了,就算没有那个闲钱,也还有被当作废品一样的旧报纸呢。
那些报纸上的东西他都看过,各种题材的,长篇的、短篇的,还有什么笑话、什么软广告嗯,没错,这个时候已经有软广告了。就是将某一种商品编进一个故事里,而且成为这个故事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具,让人印象深刻。
最开始这么做的是一家药铺为了卖他家的一些大力丸啥的,故事里的人服用了这些药自然就成神开大了。脑洞是很大的,文笔当然是没有的
那些登载在白纸上的黑字他并不觉得写的有多好,也常常和自己的同窗一起骂作者写的这么烂,竟然还有报纸登载。若是自己去写,说不定还要好得多云云。
这样的话往往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深一些想,他未尝没有老子只不过从来没有认真做,真要是认真起来保管过你们这些小渣渣的想法。
而真的决定入这一行,亦有原因是当初积累了自信,认为自己也能做的不错。不说成为大神,一本书就成为大富豪,至少也能生活优越,轻轻松松衣食无忧就是这样想的。
然而当自己的手拿起笔开始认真构思的时候才明白,这一切远远不是当初想的那么简单。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