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如何让秦始皇寿终正寝起来 > 第 113 章 谈冀县叛乱(第1页)

第 113 章 谈冀县叛乱(第1页)

〈177〉

“陇西郡歹人偷盗官府旧官印,煽动冀县掀起叛乱。”

御史大夫的一句话,堪称是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里放了个响雷,稚唯甚至都没来得及去思索后悔自己“怎么不早点走”“竟让她听到这等消息”云云。

而是第一时间在想:居然在这种时候生叛乱?!

系统感受到小伙伴内心的惊讶,好奇地问:“冀县叛乱很有名吗?”

稚唯:[……没有印象。]

这是实话。

纵观所有秦朝的史料,提到“叛乱”“动荡”的多是集中在秦末纷争那段时间,秦始皇在位期间是否生过叛乱——考虑到秦朝基层那混乱的吏治,以及某些活跃于秦末汉初、才能出众的六国遗民,稚唯合理推测肯定是有的。

但她真的没印象。

她能把秦始皇几次遭遇刺杀的经过记住,都算是她记忆力出众了。

而且秦朝与她生活的时代相距两千多年,中间又历经无数的朝代,她所能看到的秦汉史实,谁知道是不是真实的?

稚唯之所以会惊讶,是因为此次叛乱生的地点——陇西郡冀县。

之前她听蒙恬提过本次出巡的大致行程,并与她记忆里相对应,非常确定秦始皇第一站选择停留的县城是雍县。

此为秦国故都雍城所在,实现统一的秦始皇要在这里举行祭祀,告慰列祖列宗。

雍县尚且归属于内史,但已是差不多位于内史的最西端。

秦朝内史因都城在此,可以看作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郡,内史再往西走,紧挨着的就是陇西郡,而冀县差不多就位于陇西郡的最东端。

简而言之一句话,冀县与雍县离得相当近!

两个县城还都在渭河边上,若是从冀县乘船,全力顺流而下,一两日便可抵达雍县。

稚唯得出这个结论后,忍不住从御史大夫的马车车窗,望向仍有些灰蒙蒙的天际。

如果这几日“天公作美”,没有接连下雨,致使队伍停滞原地,那想必他们一行人此刻已经在雍县安置下来了吧?

稚唯收回视线,望向某位在坦然告知她机密之事后,反而开始淡定饮茶的御史大夫。

稚唯:“……”

怎么说呢。

那动叛乱之人所图为何,她尚且不知,对方也未必是冲着、或者说,未必有这个胆子直接冲着秦始皇而来。

……emmmm不对。

稚唯暗自思索,火修改她方才的想法。

对方一定没有胆子挑衅秦始皇,否则根本不会在距离如此近的地方掀起叛乱。

这是妥妥的找死行为。

真有这个胆子敢去挑战大秦铁骑的……看看项氏,看看张良,哪个不是先苟着,偷偷育,暗地里搞事情。

哪有放在明面上的行动?

眼下这个动叛乱之人不仅愚昧,还蠢,甚至应该不清楚秦始皇出巡

队伍的具体位置。

可稚唯自认是个普通人,初初听闻生动乱的地方距离己方如此之近,免不了会有些惊讶和紧张。

然后再跟眼前看起来颇为淡定的冯劫相比较……

稚唯的心情就转变为了复杂。

嗯,既然御史大夫能知道冀县叛乱的消息,那基本上出巡队伍里的诸位重臣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更不用提秦始皇。

可稚唯这些天因防疫疾病的事,常常来往于出巡队伍里,不管遇到的是蒙恬、长公子扶苏,亦或者其他朝臣,她都没听谁提过这事。

当然,朝堂之事,又涉及军政,不向她这个尚食医官提及,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

稚唯并非因此感到不悦或是郁闷,而是从大家的态度中窥到了一丝别样的意思。

就好像,君臣们的“没提”不是因为什么军事机密,而是……

此事压根不值一提。

对的。

回忆这些天大秦君臣的神态后,稚唯再次确信,朝中对冀县叛乱根本没放在心上,估计此刻动乱都已经平息了也说不定。

毕竟连她这个不通军事的人都能看出来,动叛乱的是个蠢人,精于谋略的大秦君臣怎么会看不出来?

他们显然要关注的是叛乱背后更深层的问题。

比如,在严格的官印更替程序下,旧官印如何还能被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