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臭了,其他有适龄女子的人家,也都拒绝和周国公府做更多的接触。周方严就更娶不到媳妇了。?
第54章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没过多久,乐昌郡主就提出来一个人选,建宁侯府陈子暄。
某次赵夫人去萱宁堂请安的时候,乐昌郡主喝着茶就将这事说了出来:“建宁侯府的老夫人于我是故交,前些日子她托我给她的大孙子说亲事,我瞧着和咱家宓儿就很相配。”
赵夫人一听见建宁侯府,立马拒绝道:“不行不行,他们家怎么能成呢,建宁候钓鱼养花,可是京城当初首屈一指的闲人,他的儿子能是个什么样子,再说了,建宁侯府又在建宁,离京城可有一两千里远呢,这事不成,宓儿绝对不能外嫁。”
可惜,经过前边两回的失误,乐昌郡主已经不将赵夫人的话列为参考了,反驳道:“谁说我要让宓儿远嫁了?她是我的孙女,我自然舍不得她离开京城,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
赵夫人有些疑惑,就又听到了乐昌郡主说道:“陈子暄早于三年前中了举,建宁候府老夫人当初想着孙子功课为上就没有说亲事,如今陈子暄打算上京,准备明年的春闱。
建宁候老夫人早就说了,如果陈子暄此次考中,朝廷上分配什么差事,他就是什么差事,说不定还得外任,到时候就不好找了,也没有时间成亲了,所以就想着在考试之前讲这件事解决掉。他年纪也到了,自然想寻一门亲事,这不就求到我手里来了?
陈子暄从小是由祖父母带大的,听说品貌都很不错,年纪轻轻就能考中举人了,跟他那个父亲还是不一样的。
你所说的外嫁也是不成立的,建宁侯府对陈子暄寄予厚望,定是要他留在京城的,他若是没考中,也不会回建宁,而是呆在京城求学,继续备考。
若是三年后还是没中,建宁侯府也不会那么死脑筋,在京城中谋一个职位给嫡长子还是可以的,到时候依旧是留在京城的。”
赵夫人听到这里,也有些心动,除了家在京城外这一个缺点之外,好像还真的挑不出什么别的错处来。
看赵夫人犹豫,乐昌郡主就又加了一把火:“我可告诉你,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明年陈子暄若是考中了,就没有咱家挑三拣四的份儿了。”
赵夫人也就同意了,和陈子暄见上一见,若真的合适,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乐昌郡主也就马上安排两个人见面了。
陈子暄过府的那一日,全家人除了简和砚以及简若泓都在,就连王清婉都来了。全部都要看看这个乐昌郡主选定的人怎么样。
简若宁坐在那里,也有点好奇自己这个待定的四姐夫是什么样子的。
不一会儿,陈子暄就进来了,此人身穿月白色净面杭绸直裰,头发用青玉色双鹤冠束着,腰缀着一枚羊脂白玉的麒麟佩。
整个人平和宽厚、含蓄内秀,书生气十足,一看就是从小读书识字,书香门第的公子哥儿。并且陈子暄此人品貌非凡,还颇具名士风流。
大抵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爱,赵夫人本来觉得不行,可如今见到了陈子暄,她又觉得行了。
简若宓也是微微红了脸,陈子暄长得可比周方严好看太多了,周方严是相貌平平,陈子暄就是眉目如画、倜傥不群,难怪简若宓害羞了。
“晚辈陈子暄,特来拜见郡主,给郡主请安。”陈子暄行了一礼,举手投足间潇洒自然,比周方严强百倍不止。
“好好好,你家祖母可还安好?”
“多谢郡主挂怀,祖母一切安好,还特地让晚辈带了一些建宁的茶叶给郡主。”陈子暄从身后小厮那里取出一个盒子,递给了郡主身边的一个嬷嬷。
“建宁的茶闻名遐迩,这次我可有口福了,替我多谢你祖母费心想着。”
紧接着乐昌郡主又问了许多的的问题,陈子暄也都一一的答了。从他的应答中简若宁了解了许多的事情。
比如说陈子暄是陈家的嫡长子,如今也二十一了,建宁地方不大,好媳妇不好找,陈子暄要是想要娶回来一位门当户对的,只能往外找,又因为陈子暄要上京赶考,将主意打到了京城。
然后简若宁还知道了,陈子暄的父亲陈河如今仍旧是插花品茶,钓鱼养鸟,在这期间,还给陈子暄造出来了一排的弟弟妹妹。
陈子暄有三个妹妹,两个弟弟,最大的妹妹已经嫁出去了,如今家里还有两个妹妹在。
陈家也算是个大家族了,当初在京城也是有名有姓的人家,只是如今因为建宁候的不思进取,缩回了建宁老家不说,族中也没有当用的人,只剩一些小官,倒是远不如从前了。
不过家族的底子还在,爵位也还在,若是这其中能出上一两个得力的人,说不定也是能将家扛起来的,说不定还能重回京城。
作为承担了全族兴旺的人,陈子暄自然责任重大。他提前上京,也是为了联络联络感情,看看能不能寻着什么门路,他先在京城站稳脚跟了,陈家全族也能跟着过来。
不过从陈子暄的话中可以知道,他并不知道这是一场相亲。想来他虽然知道祖母拜托了人为他相看,但是乐昌郡主并没有给他通气。
相对于赵夫人的马虎大意,乐昌郡主就谨慎多了,也耐心多了。
之后乐昌郡主给家里的几个儿孙介绍陈子暄,简若潇和简若淮自然不必说,连在三个姐妹这里的时候陈子暄也是目不斜视,很守规矩。
简若宁看着简若宓的眼神就知道她很满意。而在台上的乐昌郡主却让人看不出来她的喜欢究竟只是对于小辈的欣赏,还是对于孙女婿的满意。
等这一次之后,乐昌郡主还让陈子暄来了好几趟,但是每回都没有说他的婚事。等到乐昌郡主觉得时候差不多了,这才朝着陈子暄问道:
“你祖母托我给你相看人家,想必你是知道的,怎么,来了侯府这么几次了,也不觉得着急吗?”
陈子暄面容和煦,不见丝毫着急,十分镇定,回到:“祖母拜托郡主自然是觉得郡主您是位值得信赖的人,祖母既然信任您,那小辈自然也相信您,郡主自有郡主的想法,小辈依从就是。”
“你倒是真的不着急,好了,我也看的差不多了,你觉得我的孙女怎么样?”
“简家妹妹的教养都极好,听闻府中不仅看中男子读书识字,还让女子读书识字,还专门有女子闺学,想来个个都是好姑娘。”
陈子暄来宣平侯府这么几次也不是白来的,自然从简若潇那里问到了府中的情况。他倒是真的很惊讶简家不仅让女儿都上了闺学,还都读书识字了,还是跟家中男儿一起上学的。
要知道在建宁,能上学的姑娘就已经是少有的了,学的一般还都是女四书,或者针织女红这类的。基本上不会教导她们学孔孟之道,大家之言,更不会教她们天文地理这等杂学了。
现如今他是明白了为什么祖母替自己拜托的人是乐昌郡主了,只怕不仅是因为乐昌郡主身份高贵,还在京中多年,认识许多人之外,祖母定然是早就知道了宣平侯府教养子女严格,未必没有让自己娶简家女儿的意思。
乐昌郡主笑了,打算最后试他一试:“你这话倒是有趣,我可有三个孙女,如今两个已经及笄,你想要哪个?”
这就是问陈子暄嫡女庶女要哪个了,乐昌郡主也知道简和砚已经替简若容定下了太医院院首江子石的长孙,但是这不妨碍陈子暄不知道。
如果他回答要于建宁侯府帮助更大的那个嫡女简若宓,乐昌郡主只怕两个孙女都不许给他,而是给他另择其他人家。
“郡主的孙女,配晚辈自然都是绰绰有余的,晚辈听从郡主的安排。”
陈子暄此次来京城除了科考,就是想找一位贤妻,宣平侯府对子女教育抓的这么严,想来不论是谁都是能做好贤内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