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大明朱允樋 > 第95章 对大明的功绩本郡王记在心里(第2页)

第95章 对大明的功绩本郡王记在心里(第2页)

“但你们这些大臣担忧的是大明会不会重蹈汉朝覆辙,只懂穷兵黩武,不顾国家内政的安定。”

“你们以为,作为皇室中人,我只痴迷武事,不了解朝堂上下的辛苦。”

朱允熥的声音响亮,在西安门上空回荡,如同洪钟,震撼人心。

他稍微侧身,望向正面上含笑的朱标。

随后,他又向前迈进一步,手指轻轻一挥,指向场内官员:“但我今天要告诉你们,我了解你们每一个人。”

说罢,他再度上前一步。

太子朱标正摩挲着白玉扳指的右手,悄然移至鼻尖,半眯着眼,满是骄傲地望着这个意气风发的儿子。

一旁的内宫总管刘建安,见状悄无声息地靠近,弯腰低声问道:“太子殿下,这是……”

“怎么?”

朱标猛然回头,目光冷冽地盯着刘建安。

刘建安脸色一凛,心下一慌,连忙抬手捂脸,自罚了一巴掌:“老奴多嘴,该死。”

朱标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刘建安,再次转头,眼中闪烁着精光,紧紧盯着朱允熥。

他知道,这小子又要玩什么新花样了。

只是他未曾料到,这小子竟有这般手段,超出了他的想象。

就在前方,朱允熥驻足站定,身躯挺拔,目光锁定在场中的一名官员身上。

“礼部的吴主事,自洪武10年踏上仕途,先后任职于翰林院、太常寺,直至今日礼部主事之位。”

“诸多兴办学校的良策,都是出自吴主事的提议并付诸实施,对大明大有裨益。”

被提及的吴主事心头如鼓擂动,双腿微微颤抖,几乎难以支撑。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这样一个小小官员的仕途细节,竟会被皇孙如此清晰地铭记。

但朱允熥并未停留,继续迈步向前,凝视下一人。

“通政司的缪参议,自洪武12年起踏入官场,辗转各地州县,直至洪武18年进京,21岁时便担任了通政司参议。”

“每一份奏折经他手,都确保上传下达,政令畅通无阻,为大明排除了诸多障碍。”

缪参议在被叫到名字后,茫然抬头,望着再次前行的朱允熥,心海翻涌,波澜壮阔。

“工部的冯郎官,洪武8年开始服务于朝廷,16年来勤勉于工部事务,启用无数能工巧匠。”

“无论是应天皇宫的建造,还是全国各地的水利、军械,无不留有他的心血,大明因他而更强。”

“姚鹏程,同样是洪武十年踏入仕途,曾任翰林院职务,撰写治世文章几十篇。自洪武17年进入光禄寺以来,无一差池,事无巨细,均处理得井井有条。”

朱允熥一步步前行,每一步都伴随着一位官员的辉煌过往,直至他停在了刘三吾面前。

全场静默,只剩下官员们沉重的呼吸在空气中回响。

原本,他们以为朱允熥记住每个人是为了日后的权力更迭,作为回报或报复。

但他们大错特错了。

淮西郡王并非心怀怨恨,而是深刻记得他们每个人为大明江山所付出的努力与忠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