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对石头最大的期盼不过是读书识字会打算盘,将来能到县城里当个账房。
至于科举考功名她是从没想过的,首先石头太皮了,一看就不是读书人的命。
其次,考功名这个事可不是谁家都供的起的。
听到林氏的话,宋老三也觉得有道理,小儿子也该收收性子了。
“行,明天你给我拿一两银子,我去二叔家,跟他说一声。”
宋老三的二叔名叫宋大树,他是宋老三的爹宋大山的亲兄弟。
也是整个宋家村唯一的一名童生,当年为了让他读书考功名,家中卖了不少良田。
好在最后宋大树考上了,但他考上童生时,已快而立之年。
后来又考了几次秀才,眼看实在考不上,不想家中再为他卖地,索性就放弃了。
后来他在宋家村开了个萌学堂,按大周律法。
没有秀才功名是没有资格办学院教授别人四书五经的。
所以宋大树的学堂里只为学生开蒙,教学生识字打算盘。
在这里认真学个两三年,等到毕业时能保证学生能读会写还会算,做个账房足够了。
周围一些家境还算殷实的人家,不想自家孩子将来在地里刨食,又负担不起孩子到镇上秀才的学堂里读书的。
就会送到宋大树这读个两三年,不做睁眼瞎,将来在县城里也好找活干。
这年头识字的人是很少的,到哪干活都受欢迎一些。
由于宋大树是个很务实的人,他深知自已来自已这读书的人将来的打算是啥。
所以在教学生时,除了最基本的给孩童启蒙的“三,百,千”以外。
他最注重的就是九章算术和打算盘,还有看账本。
如果遇到有科举天赋又努力的孩子,他也不藏着掖着,会直接告知家长。
宋大树之前就曾遇到一个来自邻村的学生,十分聪明又刻苦努力。
宋大树不忍好苗子就这么浪费,于是亲自跟那孩子的家长详谈了一番。
接着家长就把自已的孩子送到了镇上秀才的学堂。
后来那个孩子在镇上学了几年后,成功考上了童生。
因为此事,宋大树的名声在十里八村传开,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把孩子往这送。
宋大树的学堂可以说是附近几个村的童生时,生源最多最好的。
宋老三家跟宋大树本就是血亲,石头还要喊宋大树一声二爷爷。
宋老三自然是早有把石头送去读书的念头,只是以前石头年纪太小,又调皮。
宋老三怕把石头送到二叔那里,石头坐不住被二叔嫌弃。
如今石头已经七岁,不小了,就算调皮坐不住被二叔打,这个年纪,宋老三也不会心疼了。
因此,宋老三和林氏说干就干,第二天宋老三就拿着钱去了宋大树家。
宋大树收学生,费用是每个学生一年一两银子。
这着实不算贵,镇上和县里那些秀才每个学生每年学费至少要三两到十两不等。
宋老三与宋大树虽然是叔侄,但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
宋老三不打算占自家二叔的便宜,一两银子他还是出的气的。
踏进二叔家门,宋老三说明来意,又递上学费。
宋二叔点了点头,石头确实也到了读书的年纪。
于是他收下了宋老三送来的学费和拜师礼。
并叮嘱宋老三明天就可以把石头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