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割肉割的太狠……朕的将士出生入死,朕不要的多点,简直对不起这些兵。”
“陛下圣明。”
隆庆帝一挥袖子:“行了,今天朕召如海你过来,是有事和你商量的。
景瑜这孩子确实出乎了朕的意料,朕的本意是想要历练一番,毕竟这场仗有孙爱卿兜着底,朕也可以放心。
如今这孩子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又是这样的年纪,朕确实有些不好封赏。你觉得,朕是护一护这孩子,还是按功封赏呢?”
听到隆庆帝这话,林如海早有准备,但还是装作略微惶恐的模样:“陛下,景瑜到底年轻,此战皆赖陛下运筹帷幄,孙大人指挥有方,将士勇猛……”
隆庆帝伸手虚按:“行了行了,都认识这么多年了,和朕就不用演戏了,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吧。”
林如海沉吟片刻抬头道:“陛下,明年景瑜便要同小女完婚,小女既然是皇后娘娘的义女,那自然也就是陛下您的半个女儿。
景瑜作为您的女婿,立些许微末功劳,赏赐并不重要。
依臣之见,重要的是让景瑜看到圣上对他的恩重与呵护。
不如追封景瑜之父,册封景瑜之母,以示恩宠。至于其他赏赐,景瑜到底年轻,仍需历练。”
隆庆帝见林如海依旧一本正经的样子,自觉无趣,也就不再逗他,直接命夏守忠取出拟好的三封圣旨,将其中一封扔给林如海。
“传朕旨意,乐寿郡君,贤良淑德,品性高洁,为宗室女子典范,甚得皇后喜爱,亦得朕心,升乐寿县主。
这份圣旨,如海你便直接领了回去吧。朕就不派人到府上宣旨了。”
“臣代小女,谢过陛下、娘娘天恩!”
……
当日下午,连续两道册封圣旨降临薛府。
册封薛虹之父,因其德行昭昭,以教贤子,特追封资治少卿(从三品)加亚中大夫。
册封薛虹之母为:三品诰命淑人。
圣旨里明明白白写了,是因为薛虹立下功劳而为其先父追封,为其母诰命加身。
至于薛虹本人的官职肯定也是要动上一动的。
只不过在经过黛玉、薛父、薛母三人的分润,以及半个宗室驸马身份的削弱后,功劳已经没有一开始那么难封了。
这种赏赐要分人,对聪明人来说是保护,对蠢货来说就是结仇。
隆庆帝相信自已的帝弓会明白自已的苦心。
如果薛虹的功劳全往升职上用,三品实职保底,大概率还能混个一品的文勋。
二十五岁就这样了,后面还怎么往上升?职位叠罗汉吗?
况且薛虹现在就已经有些树大招风的情况了,要不是周围护着他的人太多,不知道有多少污秽事情便都来沾边了。
事实上,就算薛虹知道了也会感谢隆庆帝的安排。
官职一时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以及自身的名望和人脉。
顺天府渡口处,薛虹、海瑞摇摇晃晃的从船上下来。
一路坐船,现在脚一沾地仿佛感觉大地都在晃动,这种情况可能要过上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也不知这半年来,母亲、老师还有黛玉如何了。”
毕竟相隔万里,薛虹又身负数职,家书的传递自然不可能太频繁。
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不外如是。
“景瑜,尿性啊!!没给本王丢脸!”
听听这猖狂的声音,也能知道这位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