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看着信上的字迹,手微微颤抖着,眼眶泛红,尔后抬头朝林书棠问:“远南的信怎么在你手上?”
林书棠如实回道:“长公主殿下,这位送信之人正是我母亲的幺弟,也是我的七舅。”
“是他托我将信转交给你。”
“你母亲的幺弟……”长公主喃喃自语念叨着,握着信的手一顿沉思起来,片刻后抬头重新看向林书棠,恍然一惊,“你母亲是奚家小姐?!”
林书棠作揖回:“回长公主的话,正是。”
“你居然是远南的亲人!”长公主脸上满是难以置信,随后又再次朝手中的信件看去。
奚远南在信上先是报了平安,随后又提到了奚家和安州魏家仇怨。
长公主看完后这才知晓原来魏家和她的驸马竟有如此仇怨,“原来是如此,难怪他见我要给粮魏家会如此生气。”
林书棠接过她的话道:“长公主殿下,七舅他并非是因为和你争吵所以才离开雁城,他这次回大渊是为了寻找我六舅。”
“他之所以没有给你道明,是怕隔墙有耳,再来也是怕你担心。这不,他一到岐南落稳脚,就立马给你送来信件。”
长公主听罢,脸色渐渐缓和,又看了看手中的信,奚远南在信的最后还提到自已在岐南寻到了六哥和大姐的女儿。
“还是巧,没想到你母亲就是他一直念着的大姐。”长公主感慨后,将信收好,朝林书棠柔声笑道:“林掌柜,远南是你七舅,那我便是你舅母,日后四下无人时,你直接唤我舅母便可。”
林书棠朝她再次作揖,“长公主殿下,这万万使不得。”
长公主上前将她扶起来,“我说使得就使得,早前看着林掌柜就觉得有些眼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缘分。”
“你是远南的外甥女,也就是我的外甥女,你们奚家现在也只剩下这两位舅舅,你就像父亲一般,那我便如你的母亲一般。”
她说着,看向林书棠今日拿来的妆粉,眉头一皱内疚道:“哎,你瞧瞧,我若是早知道,定多给一些银两你。。。。。。。”
林书棠朝她回:“在商言商,殿下已经给了我一个好价钱,无须再另外给银两我。”
长公主见她不贪心,心中这位才初次认识的外甥女颇有些喜欢,握着她的手,一同坐到身旁的椅榻上,“你千里迢迢来雁城不容易,不如多待几天。”
林书棠这次来是为了拿粮食,不敢耽搁,笑着回绝道:“公主殿下,我们岐南可还有一群人等着粮,怕是不能久留,天黑之前上路启程。”
“这么快就走?”长公主诧异问。
林书棠点了点头,“是的,殿下,这一路上都是风雪,若是不早些赶路,远在岐南的家人怕是要饿死。”
长公主一听此话,连忙松开手,“既然如此,我派人送你们出城。”
林书棠没有拒绝,这么多粮食有人帮忙送出城,自然是好。
她朝长公主作揖表示感谢,“多谢长公主。”
长公主看着她笑着摇了摇头,“你这孩子,都说了唤我舅母。”
她说完,走到门口屋外的宫女唤道:“来人,去将本公主的龙凤镯拿来。”
“是,公主。”
龙凤镯?
林书棠疑惑回头,只见很快宫女推开房门,弯着腰低头送来一个锦盒,“舅母,这?”
长公主将其接在手中,将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对镶嵌着红色宝石的金手镯。
公主将手镯拿在手中,走到林书棠跟前,亲自戴到她的手上,“初次与你相见,这是舅母送给你的见面礼。”
林书棠缓缓抬起手,手腕上戴着的两个手镯碰撞发出叮铃响声,许是克数太多,两只手镯很沉,压在手腕上极其有份量。
她见手镯如此贵重,连忙婉拒道:“舅母,这万万使不得。”
说罢,准备将手镯拿下来。
长公主迅速按住她的手,笑道:“舅母送你的东西,你就好好拿着,这个手镯虽说值不了多少银子,但是你戴在手上日后在宣国内,不会有人敢为难你。”
林书棠再次低头朝手腕上的镯子看去,长公主既然这么说,那这金镯一定简单。
在长公主的再三之下,林书棠收下手镯,在宫人的带领下来到后院,见到了那五百担粮食。
偌大的院子放眼看去,全是一袋一袋的粮食。
不得不说,长公主还真是富有。
林书棠在公主府上的侍卫帮助下,将这些粮食全部装车,一共装了整整二十多辆马车。
阵仗瞧着有些大。
他们走的时候,长公主亲自到公主府外来送行,“书棠,你七舅在信上说,你们不愿意随他一同来雁城,此事你还可以考虑考虑。”
“我们这里虽然也受灾,但不至于要命,你们若是能来,能保证吃喝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