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大明第一公子明朝 > 第170章 长谈2(第1页)

第170章 长谈2(第1页)

“堂堂大明,筹措赈灾银子,竟然要用这些歪门邪道!”

翌日晌午,千金楼顶楼,还是那间奢华无比的包房之中,太子朱标捧着一碗热茶,听着李景隆的报账,突然长叹一声。

“目前一共收到了三十七万。。。。”

李景隆正念着数字,闻言直接停住,看了下朱标那张笑容复杂的脸,开口道,“太子爷,这也是没办法,一时的权宜之计!”

“我知道。。。我就是心里有些想不通!”

朱标苦笑,“自幼各位学士教我读书时常说,我天朝地大物博应有尽有!可是,自从我开始主政之后,我发现学士们以前说的。。。。也不是那么对!”

说着,他喝口热茶,继续道,“钱。。。。天下最有钱的是朝廷,可是只要一场灾,或者一场仗,朝廷的钱马上就捉襟见肘!几代明君几十年攒下的家底,三五年就能折腾干净!”

“历朝历代到最后就是俩字。。。。没钱!”

“史书上说什么这个盛世那个盛世。。。。”

“可也没见。。。哪朝哪代的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呀?”

“但是。。。”

朱标话锋一转,“是没钱吗?头一回你弄个皇家珍宝拍卖,前番又是边贸专权拍卖。。。。这次只是个风月牌,收院子的钱,就能预计为国谋求一百多万?”

“咱大明。。。有钱呀!这天下有钱呀!”

“可是国库为啥。。。。?父皇跟我都是会过日子的人,怎么就攒不下钱呢?”

闻言,李景隆心中暗道,“这才哪到哪,越往后。。。。大明朝才越是一贫如洗呢!”

“而且,我还有个困惑!”

朱标起身,眺望窗外,“怎么朝廷一说要弄点什么,就有人跳出来说什么与民争利?可是这民。。。。。。穷的吃不上饭的是民。但那些几十万两眼睛都不眨就拿出来的,算民吗?”

“朝廷的钱,来的太单一了!”

李景隆俯身,上前几步低声道,“这天下不是没钱,而是朝廷不知。,。。。不,不是朝廷不知如何收钱,而是朝廷定的收钱的方式,太单一了!”

“国库的来源,主要是田税!”

“田税缴的也不是钱,而是米粮杂色布匹等。”

“即便是各省都收齐了,账目上也不缺,可是。。。。。这些东西是有损耗的!”

“你没说到点子上!”

朱标微微转头,看了李景隆一眼,“就你和我二人在此,有什么话还要藏着掖着?”说着,又道,“你是知道的,孤心中对士农工商都是一视同仁的,也没什么墨守成规的心思,孤想要的。。。也不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大明!”

说着,他又是长叹,“户部的黄册?呵呵,田亩不变而人口变!百姓贫寒,一场灾下来只能贱卖田地沦为佃户!此时我大明开国未久,土地兼并还不明显。假以时日,不出五十年,户部的黄册就是摆设,天下到底有多少田,谁都说不清楚!”

“更何况。。。。”

朱标说着,再次叹气,“天下官绅是可以不缴粮的。。。。有功名的士子是可以不缴粮的。还有。。。。。。。还有孤的那些弟弟们!”说到此处,他揉着太阳穴,“此时不显,可再过三十年,宗室人口倍增,封地官府的钱粮用来供应他们都捉襟见肘,哪还有钱交给国库?”

“呵呵,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明白人呀!

李景隆心中感叹,标哥是真明白,不是假明白。

或许他不知如何让大明帝国的国库开源,但他知道。。。。。。大明帝国的硕鼠,都是何许人也!

历史上的大明王朝,也确实是被这些藩王以及朱家子孙们,活生生的给吃垮的。

皇帝的儿子是亲王,亲王的儿子是亲王和郡王,郡王的儿子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中尉。。。。。。

最低的镇国中尉,每年的俸禄折合成银子都有三百两左右。

当然,除了宗室,还有庞大的特权官绅阶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