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到最後的最後,系統才發現,不是《異靈》有靈,而是賀景同……
《異靈》的世界觀,和其主題主旨,乃至於貫穿尾的異靈存在,這一切都足夠特殊。
《異靈》的主角是異靈這一群體,也是賀景同。
《異靈》只要還是漫畫,那活著的……
就只有賀景同。
但他也終究會死去。
一旦故事被人遺忘。
一旦保留漫畫數據的網站消失。
一旦《異靈》作者的大腦徹底將有關這部漫畫的一切掃進垃圾桶。
那就是賀景同的死亡。
那就是一個還未誕生世界,就已經有靈的人的死亡。
他是虛妄中的唯一真實。
系統想要看見的,想要達成的,就是系統自認為的,終究會毀滅的世界,在其主角提前得知會毀滅之後的毀滅結局。
儘管系統給出了三次元積分的說法。
但那個所謂的人氣值轉化了來的積分,也只能讓賀景同一人去往三次元。
非人類的系統,在那時有一個在數據上客觀評價,看起來不附帶任何含義,而在人類角度看來,卻格外傲慢的認知。
系統認為,這是它為它的選中者所能帶來的唯一奇蹟。
但它卻沒想過賀景同能為那一個奇蹟那麼瘋狂。
瘋狂地傷害自己,只為換取那個就算慢些,也遲早會得到的人氣值積分。
它無數次想問為什麼,但又覺得可能這就是賀景同的性格。
人總是要追逐些什麼的,比如賀景同追逐的就是三次元的真實。
系統用這種說法說服了自己。
但系統得承認,一個合格的系統,無論表現得再怎樣無情,也依然要裝載情緒模板。
系統每一個代碼都在一切發展的途中認定,賀景同太狠了。
心疼匯聚,不願接受,出聲斥責,表現出如果自己的綁定者把自己玩死,那論文也無法完成的態度……
系統認定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發展。
它從未想過那是欺騙,那是隱藏,那是偽裝,那是讓它放下警惕的一切。
它評價賀景同是一個清醒理智的瘋子,它以為那個少年在虛妄中追逐真實,追逐三次元的一切,追逐那個可望不可及的目標。
系統為之心疼,為之感懷,為之觸動,也相信賀景同能完成那個目標。
可模擬出來的情緒代碼永遠都不會知道,所謂模擬,就是無論有千次萬次億萬次的變化發展,那一切情感也不會是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