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翻涌上头,时冬暖当即点进那首歌,沉浸进音乐故事里。
《复活》是先前30秒demo的正式版。
旋律虽无改动,可音质和精致度两相对比,先前那版简直就像拿平板电脑随手捏了个作业。
先抑后扬的经典结构,主歌用重低乐器和电音渲染压抑,描绘主角于泥泞中挣扎的痛与快。
直到重鼓一敲,模拟炮声,短暂的沉寂象征主角的死亡。
过渡一段令人骨头发酥的女声哼唱,希腊里拉琴与阿夫洛斯管作配,使这段bridge听起来空灵哀伤,又心生平静。
宛如主角灵魂误入花海,被女神垂眸注视,得到神明的疗愈。
Bridge之后紧接着副歌,爽得人头皮发麻!
独属于Xylon标志性的烟嗓低音吟唱着无实意的音节,像是主角领悟了古老的诅咒。
方才的女声哼唱持续作辅,仿佛女神在战斗中不断给主角施以祝福。
贝斯!军鼓!电音!副歌乐器张扬共鸣,共同演绎这场酣畅淋漓的厮杀,直到曲终。
逝者复生,再无斯人。
唯有战神立于苍穹大地之间。
这首歌没有一句实义歌词,仅仅使用旋律和哼唱,就让时冬暖听得格外有代入感——
毕竟他就刚从一场死亡中“复活”。
若不是得韩先生灵感,他怕是会陷在瓶颈中,眼前的路越走越死。
Xylon也应当是遇到了某种契机。
沉寂一年的歌手,终于复苏了歌唱的渴望。
时冬暖回神,点进歌曲评论区,活跃的粉丝评论成功化身他的互联网嘴替:
啊啊啊啊啊X神杀我!这低音炮太性-感啦!
呜呜呜,这首怎么没歌词啊,好想听哥正式唱首歌
一年了!整整一年了!我能听到哥的声音已经很满足了!
这副歌爽得坐公车的我准备下车狂奔回家
代入感很强,我已经骑着我家吉娃娃准备征服世界了
快十年了,我哥还是没戒掉他的中二病,并顺利传染了给我
评论大都狂舔Xylon的独特烟嗓声线,或是狂吹副歌乐器配合营造的张扬爽感。
时冬暖翻了翻,没看到有人说出他发现的某处细节,一时有些遗憾。
张扬的副歌旋律,确实是这首歌的亮点,也是这首歌的主题所在。
然而,副歌越张扬,越容易隐藏细节。
时冬暖在Xylon的男声吟唱中,听出了对女声私有若无的避让和衬托。
那是一种含蓄的克制,唯恐惊扰女神一般。
Xylon用最华丽的伴奏,清晰地向世界描绘了这场死而复生的胜利。
同时也用很难察觉的节制感,传递了几乎无人得知的,遇见神灵的珍重。
时冬暖很少给Xylon评论。
或许是越在意越不敢妄言,他通常只静静地听,做一个沉默但忠实的歌迷。
可此刻,时冬暖按捺不住评论的冲动。
毕竟他难得在这首歌中体验到了双重共情:
一是突破困境的畅快,二是珍惜命定的幸运。
斟酌之后,他还是动手写了几行文字:
——“X神,我也遇到男神帮我‘复活’了!希望您的‘复活女神’今后仍与您一路同行!”
迟到的评论,瞬间淹没在其他粉丝的狂热之中。
想说的话说出口,哪怕没人看到,时冬暖也已然满足。
他关闭手机屏幕,将《复活》在耳边循环播放。
不知听了多少遍,直到困意涌上来,时冬暖点亮屏幕,准备暂停音乐……
却见音乐软件被疯狂推送的消息,堆到卡得刷新不了。
时冬暖:我被网-暴了?
等软件缓存过来,他定睛一看,顿时困意全无:
《复活》的评论区热评第一,赫然是他那条迟到的评论!
它冲上热一的根本原因,源于系统标注的那行提示小字——
歌曲创作者已点赞了这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