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与私事之间参杂,那还能是什么事,无非就是彻查御史台之事。
但萧寒会怕了得罪浙东党派?
早已经得罪的死死的,还怕个屁?
就是懒得掺和这件麻烦事。
况且,刘伯温亲自彻查御史台,啧啧,那这容易得罪人的活,刘伯温是干定了,浙东党派要元气大伤,刘伯温可能也得被孤立。
这么好的结果,萧寒巴不得,所以,干嘛管刘伯温的破事?
“无了。”
刘伯温心中轻轻一叹,又是摇了摇头。
今日早朝结束,他返回御史台,准备带领按察御史,前往中书省,相互自查,但没想到,李善长直接来了一手好活,他决定自查中书省,这就让刘伯温尬住了!
你李善长要是自查了中书省,那我刘伯温岂不是要自查御史台?
但是,御史台怎么能斗得过中书省?
刘伯温只得咬了咬牙,退出了中书省,随后便是去了坤宁宫,准备请朱元璋,另谋人选,彻查御史台。
但谁能想到,朱元璋压根不见,只是送了刘伯温一句太子监国,莫要问咱,去问太子,便将刘伯温打了。
那,今日这个事,总得解决了,不然,刘伯温回去都睡不着觉,随后,刘伯温便是去了太子东宫,太和殿,都被人告知,太子外出,去了肃宁侯府。
所以,刘伯温这才来了肃宁侯府,而且刚一到门口,刘伯温便瞧见了太子的车辇,还有三位亲王的车辇,但是一进门,却未曾瞧见太子朱标四兄弟。
那刘伯温还能不明白?
这也就说明了,太子朱标对于这件事,还是最初的意思,这是你刘伯温和李善长的事,要是再问,那朱标可能就得问问,你是在为朝廷,在为天下办差,还是在为你的御史台办差,究竟安的什么心?
况且,还有李善长自查中书省,难道李善长就不会感到痛心?
凭什么,到了你刘伯温这里,这些事,就变得这么棘手?
那真要是这般,刘伯温可真就是百口莫辩了。
“侯爷,老夫年迈,再难以胜任御史中丞一职,准备请辞了,所以,想请侯爷帮忙,将在京城府宅变卖。”
刘伯温轻叹一口气,摇了摇头的看向萧寒道。
刘伯温年迈?
这话你怎么能说得出口?
现在才洪武几年?
正值壮年之时,你跟我说隐退?
顿时,朱标瞬间站起身,想要走出去,但随即,就是停住了脚步,眼中犹豫再三后,刚才坐了下来。
“可以啊。”
“正好风雪还缺一座座外宅。”
“只是不知,刘伯将以什么价格变卖?”
萧寒可不惯着刘伯温,便是直接开口笑道:“算了,不管是何价格,只要不太过分,风雪都要了,您觉得如何?”
开口辞官,用以威胁?
你怕是不了解朱元璋的为人哟。
这能让你刘伯温安安稳稳的退休?
那朱元璋脑子才是有问题。
正值壮年,称年迈,准备辞官,这怎么看都是对朝廷不满,况且,刘伯温还是惊世大才,这样的人才,不掌握在手中,谁能安心?
再者,彻查御史台,你刘伯温就辞官,那这其中,可太有说头了,一旦被有心人放大,那你刘伯温可以不在乎名声,但这千秋万代的骂名,你恐怕就得背了。
没想到,聪明一世的刘伯温,竟然也能干出这种事,而康庄大道三千条,他却取了旁门八百道,当真是有负盛名。
“嗯。”
刘伯温点了点头,眼中又是闪过一抹苦笑,本想逼出太子殿下,没想到,萧寒直接买宅子,朱标都没出来,看来这件事,已经成了定局。
“侯爷,老夫回去考虑考虑,再给侯爷一个满意的答复。”
随即,刘伯温缓缓起身,看向萧寒微微一礼道。
“不着急。”
萧寒依旧稳坐,微微一笑点头道。
“那老夫便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