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芳回到家后,把刘安平要参加高考的事情说了。
唐凤英一听自已儿子真的要参加高考,顿时大叫一声,“你怎么不早说,我以为平儿跟我开玩笑呢。”
“妈,我也没有想到,安平他能有机会参加高考的。”刘彩芳也很是无奈。
唐凤英此时既兴奋,又紧张,更是焦急。
好半天后,唐凤英突然说道:“高考这么大的事情可不能马虎。彩芳,你和你妹妹明天一起去县里看着点。前天你弟弟回来的时候,连饭盒都拿回来了,这几天他要是参加高考,学校肯定是没有饭吃的。你得去给你弟弟做饭,可不能耽误他参加高考。”
“好的,妈。明天我和小妹一大早就去县里。”
一家人商量后,决定由着刘彩芳姐妹二人去县里照顾刘安平。
而这一夜,唐凤英却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了。
她在的心里在祈祷着。
祈祷自已儿子能在高考中大获全胜,能够考上大学。
毕竟,刘家这么多代以来,就再也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
哪怕就是她娘家,也都如此。
要是自已儿子能考上大学,估计她做梦都能笑醒。
第二天清晨。
刘彩芳姐妹二人,蹬着自行车离开了山水村,一路往着县里赶去。
而此时的刘安平,已经到了二中之外。
据刘安平所知,每年的高考,都在二中举行,今年也不例外。
当刘安平来到二中大门外,所见之下,所有参加今年高考的学生,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之色,还有,同考生一起来的那些家长们,脸上也布满着紧张的神色。
倒是刘安平,却是一脸的轻松。
他不眼红别的考生前来参加高考,有着父母作陪,他也不羡慕他们,有着父母的叮嘱声。
刘安平踩着轻松的脚步,进入二中。
没一会儿,刘安平就见到了一中的校长郑爱国。
一中参加高考的二百名学生,已经聚集在一块,接受着郑爱国这个校长的训话。
一通训话结束后,由着一中老师指挥着一中参加高考的学生前往考场。
刘安平被分配到了第五考场的教室。
第五考场内,三十张桌凳摆放的整整齐齐,静待着考生入场。
预备铃声响起,所有学生,在接受检查过后,开始陆陆续续进入考场。
刘安平坐在自已的位置上,看着进到第五考场的学生后,发现所有的学生的脸上,都布满了紧张的神色。
刘安平知道。
高考对于当下的人来说,犹如是一次命运之轮的考验。
命好的,或许能够逆天改命。
命不好的,要么只能复读,要么只能离场。
铃声再次响起。
监考老师拿着封存好的试卷进入考场。
宣布一遍考场纪律后,试卷开始往下发。
试卷到了刘安平手中后,刘安平大致的看了看,心里笑了。
今天是第一天的考试,上午考的是语文。
就手上的这份语文试卷,除了作文题之外,其他的题目,放在刘安平的眼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难度。
甚至,刘安平此时都在给自已估算语文的分数了。
叮铃铃。
考试的铃声响起。
监考老师看向所有考生,放声道:“各位同学,现在可以考试了,祝你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