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断刀情 藏族男演员是谁 > 第131章 伏击鬼子(第1页)

第131章 伏击鬼子(第1页)

“娟子,你们先撤回山里吧,这里的事情已办得差不多了,你们带来的电台和报员也已安置妥当。按照三号的指示,为避免特务反扑,这段时间我们暂时蛰伏不展开任何行动。留下小于和小姚做交通员,其余人包括潘雨辰陈香云都一并带走。”

随着三号派来的王凯、文敏、江涛三人有惊无险地抵达荣城,地下党市委组织才真正搭建起来。

上回在火车站,由于“蟒蛇”传递情报,他们三人差点被特务队抓捕,幸亏有常玉娟特别行动队掩护金维安接应才得以化险为夷。而这回常玉娟和特别行动队执行完保卫任务从西安返回又顺便带来了四部电台和四名报员。

就这样,秘密电台、秘密联络点、秘密交通站及秘密信箱的建立终于告一段落,孟先和顿感轻松。这些日子可把他给累坏了,难得轻松一下。

傍晚,他与常玉娟出了吉斯路69号院门顺着街面散步,在附近寻了家小面馆靠着窗户坐下。客人不多,他们要的阳春面很快就端上桌子。两人一边吃一边聊。

“孟……不,该叫老板了。唉,都难听死了,自己明明是穷苦人却偏偏要整成一资本家,小心把自己给整腐败了。能不能整个别的名字?再不济,叫当家的也比这叫老板要顺耳多了。”常玉娟一本正经道。

孟先和满脸笑嘻嘻道:“这你就不懂了,这是在城里不是在我们乡下,而城里人偏偏就喜欢这洋玩意,你当着城里人的面喊我当家的不就告诉他们我们是乡下人吗?再说,你成天把这当家的当家的挂嘴边,愿意人家把我们当成是从乡下来城里投奔亲戚的小两口子吗?”

孟先和如是说把常玉娟给闹了个大红脸。顿时,两朵红晕飞上俏脸,娇艳欲滴,而目光则躲躲闪闪。

“这下便害羞了是吧?真是难得啊,也能瞧见你害羞的时候,我还真以为你是钢铁打的。好,行了。你就别再难为情了,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女人天性如此。”

这这话不说还好,孟先和半分玩笑半分开解倒把常玉娟那尘封已久的心思一下给撬动了。其实,在她的心底始终埋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而这秘密又与她经常佩戴在腰间的那把断刀息息相关。

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她常常会拿着那把断刀久久地凝视并长长地沉浸在遥远的思绪当中。

这把断刀是古刀,年代久远。曾经,她翻阅过许多史料,也问过好几位这方面的史学家。最后,从多方面证实,这把断刀便是国内早已失传湮灭的唐制四刀之一——大唐仪刀。

据史料记载,大唐仪刀为唐代宫廷禁卫军礼仪用刀,多使用于重要的礼仪场合(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后来掘的唐懿德太子墓、长乐公主墓中的壁画上也多见侍卫佩戴这种长刀)。

大唐仪刀作为皇家御用军队和侍卫的重要兵器,刀身较长,龙凤环手,菱形刀挡,刀鞘双吊环悬挂,或双手持握顶部,或伫立身前,承袭了汉环手刀式样,金银装饰,极尽奢华。

像大唐仪刀这样精美的环手大刀不仅是大唐威仪的体现,同样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冷兵器的展,并且随着各外国使臣的往来流向四方(在历史上,受仪刀深刻影响的有高丽,日本和吐蕃。从考古资料来看,在高丽和日本出土的环手刀全是以龙和凤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并大量镶金嵌银,而吐蕃则始终保留着大唐仪刀的造型特点)。

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战争的蹂躏,大唐仪刀在国内几乎消失和湮灭,因而失了传承。

因此,常玉娟将这把断刀视若珍宝,常常爱不释手,十分珍惜,而这把断刀的主人更令她难以忘怀……

“想啥呢?瞧你这失魂落魄的样子,像丢了魂似的,这还像你吗?”

一想起那把断刀,常玉娟一下便失神。她向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很反常!孟先和十分好奇,在他的印象中,她比硬汉还硬汉,几乎是铁打的。

他嗫嚅一下,但刚要再次问,常玉娟马上开口转移话题道:“小高和小甘也留下。他俩武功底子好,又都是难得的神枪手,给你做警卫员。”

说着,她起身道:“我吃好了,你呢?还是早点回去吧,晚上不安全。”

她一边说一边转身离开,不留给孟先和一丝盘问的机会。

但两人出门没走几步,常玉娟便感觉到身后有人跟踪。她慌忙将孟先和拉入一个小夹巷低声道:“我们被人给盯上了。趁着天黑,对方尚未看清你,你赶快撤,我来掩护。你绝对不能暴露,否则,麻烦大了。”

孟先和没有丝毫犹豫,他转身顺着小夹巷匆匆而去,身后,常玉娟掏出勃朗宁,紧紧贴住墙角等待。

不一会儿,街面上出现一道黑影,身形一纵一跳的,飞快地朝小夹巷扑来,脚步虽然很轻,但常玉娟仍然听得很真切。听着渐渐逼近的脚步声,她在心里默默地计算对方的距离,十米,九米,八米……

数到五的时候,她拉了下枪机,双手举着,两眼一眨不眨,时刻准备给对方一个迎头痛击。

忽然,对方停下,从腰间拔出一把短刀,然后纵身一跃贴住墙壁一步一步悄悄移向小夹巷口。

此人正是林豆。她成天跟一帮乞丐混在一块,快活得跟神仙似的,天天乐不思蜀,并且慢慢喜欢上这角色了。

她正打算返回明光巷,那里是她长期落脚的地方。因为跟小石头离得近,随时都可以指挥他,并通过他控制住丐帮为自己所用。

经过吉斯路口时,她无意中看见从小面馆里步出一道熟悉的身影,虽然天黑,看不清人的脸,但她百分百确定这人就是常玉娟。她对常玉娟太熟悉了。于是,她悄悄跟了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