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大家倒是没啥意见,毕竟自己要娶那么个天仙肯定也不会让她干活。
但是自己是一回事,嘲笑战友是另一回事。
徐晚昨晚真说了要起来做饭,不过周怀臣没让,但是徐晚给他准备了东西。
这会儿他正好拿出来了,是一个油纸包好的面包片。
这个面包片是昨天徐晚昨天自己和面弄的,因为烧了火墙,上面放了一个空置的铁皮箱,平时可以烤点红薯土豆什么的。
结果自己这媳妇儿想法就是多,弄了发酵的面团进去烤,晚上的时候面团软软呼呼的,她又切成了片,趁着晚上烧火墙的时候又烤了一遍,然后就成了干干脆脆的面包片。
然后她用牛皮纸装好,得知他早晨有两个小时的训练,说以后训练都可以带一些,训练完肯定饿了,到时候吃一点也顶饱。
大家看着还没见过的面包片,也不敢嘲笑周怀臣吹牛了。
说起来这个面包片看起来跟当地烤干的馕差不多,只是比馕软一些,打开就能闻到香味。
别说这么稀罕的吃法还没见过呢,当地也会有面包,牧民爱吃,平时牧场转移的时候带在路上不费事还管饱,当地也叫大列巴。
里面还包着坚果果干啥的,杨任思等人有时候出任务也会带,可拿东西吃多了废腮帮子。
周怀臣手里拿的这个就不一样啊,看起来更好吃,关键很香,也不知道加了什么。
孙红卫是个嘴馋的,眼巴巴的看向周怀臣:“老周给我尝尝呗,我把馒头分一个给你。”
说起来这馒头用的面肯定比一片面包片多,但是周怀臣哪里舍得把自己媳妇儿做的东西给别人吃,要知道这可是他的专属,所以直接拒绝:“想的美。”
————
徐晚睡到了自然醒,感觉浑身通畅,其实自然醒也就才七点多。
主要是这个时代实在没什么娱乐,就像最晚还请人吃饭了,最后上床睡觉的时候也才九点。
睡得早自然醒来也早了,而且休息好了整个人精气神都特别好。
徐晚起来先在镜子前臭美了一番,真的气色好健康。
收拾完她就美滋滋的去吃早饭了,早饭一如既往还是她爱喝的粥,饼已经换了一个口味,味道更好了。
饭桌上周怀臣还给她留了纸条,中午他不能回家吃饭,让她随便吃点或者直接去食堂。
徐晚不打算去食堂,自己在家吃更贴合自己的口味。
再说她今天还忙的很呢,昨天约了陈嫂子,今天打算跟着陈嫂子一块儿熟悉熟悉驻地和家属院。
陈友芳倒是比她还着急,徐晚才刚吃过饭陈友芳就过来了,“徐晚妹子,收拾好没?”
徐晚听到声音,应了一声,伸手拿上了放在桌子上的一些土特产走了出去:“陈嫂子你来了。”徐晚说着就把手里的东西递出去:“陈嫂子,这是我们从蓉城带的一些特产,你拿回去尝尝鲜。”
陈友芳笑着接过倒是没客气,要是不收倒是见外了,到时候她也把老家的特产送些给徐晚妹子。
陈友芳先把东西拿回了家,出来之后听到号声,匆匆跑过来对徐晚道:“徐晚妹子,你还没见过你家男人训练吧?”
徐晚摇摇头,陈友芳立刻道:“正好今天带你去看看。”
据她说每个月月底一周都是好几个团联合操练的时候,因为设定了奖惩,那些个当兵可卖力了。
徐晚一听,这不跟简单军演一样吗?一想到满操场宽肩窄腰的兵哥哥……
想都没多想直接开口道:“好,嫂子,咱们快去吧。”
陈友芳:这夫妻俩关系也太好了吧,就看个训练都这么激动吗?
边疆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有两三个小时的时差,这时候都八点了,但对于冬天的边疆还像南方早晨六点左右。
不过家属院是安装了路灯的,在昏暗的路灯下,踩在雪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原本是空旷宁静得可怕,可远处时不时传来部队训练的口号,打破了这一份空旷的害怕,倒是让人觉得多了一份安全感。
徐晚想到那天孙红卫说山上有雪豹还有点害怕,现在倒是觉得一点都不害怕。
按照时间来说八点并不算早了,家属院人不少,早晨有孩子要读书,还要起来做一家子的饭,并不算冷清。
路上也有来来往往的人,陈嫂子在驻地多年,人缘又好走出来逢人都得招呼一声。
徐晚才刚来,也不认识谁,不过有陈嫂子在倒是有人介绍,陈嫂子是个好相处的人,想必能让陈嫂子介绍的也不会差,所以也跟着陈嫂子的介绍跟人打招呼。
要说不说徐晚虽然才刚到,但在家属院也算名人了,毕竟周怀臣名声挺响亮的,再说她自己一来又被安排了工作。
听说还是李主任亲自上门安排的,到底也在家属院住了多年,能受到这样的待遇想必是有过人之处的。
今天见到之后大家才发现这周团长的媳妇儿长得也太漂亮了吧。
漂亮就算了,声音还好听,特别那一笑让人心都跟着软了,难怪周团长师长女婿都不做非要回家结婚。
一路走下来徐晚也认识了不少人,当然她不知道的是在好多军属心中更落了个好印象。
其实这些徐晚并没有多在意,说到底还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当然左邻右舍的好相处自然更好,若是不好相处她也不是去贴冷脸的人。
从家属院到训练场并不算远,走路也就十多分钟,再往前面走两分钟就是驻地的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