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老卖老的几个大臣还想说?些什么,周围一圈武将立马围上来,狠狠地龇牙咧嘴。
不想被打的鼻青脸肿,跳脚的刺头们?瞬间安静了。
“臣有事禀奏。前日?都城东市发生一起火灾,暂无百姓伤亡,但房屋连着烧了一片。没有房子的群众聚集闹事,京兆尹府曾试着解决问题,但那些刁民实在太过贪婪,至今无法谈拢,还请殿下指示。”
这件事儿困扰京兆尹府好几天了,一直压不下去。京兆尹是个老实巴交的官儿,没想过这件事情报上去,自己会因为?办事不利受罚,只一心想着早点安置百姓、维护都城的平稳。
所以这会儿早朝一开始,便抢着第一个发言,商讨此事。
景承安着实对上朝理政这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之前完全没有往这方面培养过。前几日?的早朝都是能混就混过去,不能就搁置再说?。
虽然?不知道瑾姑娘会不会理政,但昨夜徐尚书和国公爷都极力担保,她一定?会非常优秀地帮他处理朝政,所以,三皇子短暂的思考了一下,然?后问道:“武皇妃,你怎么看?”
沈瑾听了这句问话,思维发散,突然?想到以前在现代听到过的一个梗。
元芳,你怎么看?
好家伙,合着他把我当元芳了呗。
沈瑾在现代的时候,只是一个美妆博主。虽然?干到了行业第一人的位置,但毕竟没有从政过。对于纵横官场、治国理政的事情,并不精通。
但身处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网上随便一搜就是一大把一大把的经典治国案例。
沈瑾飞速的运转大脑,从记忆深处挖出了曾经在网上看过的帖子。理了理头绪和逻辑,沈瑾严肃正式地说?:“京兆尹,先寻些闲置的空房子安置那些房子烧毁了的人家,然?后查清楚火灾的源头。不要按照以前的老惯例,而是根据房子烧毁面积的大小和市场的价格给予老百姓相应的补贴。”
以前的那些例子都是多少年前的了,物?价情况早就和现在完全不同。按图索骥,一直循着以前的旧例,老百姓亏大发,自然?不同意?。
京兆尹听了,恍然?大悟,连忙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楷笔和墨水瓶,记在笏板上。
沈瑾紧接着说:“把东市灭火台的布局改一下,在烧毁的房屋街道附近再添一个,以杜绝隐患。”
京兆尹赶紧点头称是。
京兆尹是老实人,但其他官员不是啊,若不是其他大臣们?特意?留一手?,京兆尹压根抢不到上奏的机会。
大臣们?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想寻个机会验一验,三皇子和武皇妃的水平。若是新主子不顶事,那就好拿捏了嘛。
本来以为?能架空新皇,没想到武皇妃还挺有能力。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困扰京兆尹几天的难题。
大臣们?掂量了一下,初步接受了沈瑾的存在。
“臣有事禀奏。三个月后边陲小国会来进贡,到时该如何······”
“臣启奏,北边草原部落想和我朝建立互市······”
“西?域沙盗频繁掠劫商队······”
一件又一件堆积的政事得到解决。
在沈瑾的高效率理政下,早朝进行得飞快,原本一两个时辰起步的早朝,半个多时辰就结束了,每一个事项都得到了对应的解决。
原本就支持沈瑾的武将和小部分文臣们?更加心服口服,认可?了沈瑾的临朝摄政。那些高声反对的老封建,因为?寻不着她的把柄,气?的脸色紫青。
提前结束朝会的大臣们?,纷纷从龙景殿内鱼贯而出。
早点下班,相信没人反对吧。好事是好事,但是陡然?间,还没习惯,突然?空出来的时间,怎么消磨呢?
因为?赶早朝,五更天就起,没有吃早饭的大臣们?捂着咕咕叫的肚子,就近直奔官道外头的早食摊子胡吃海塞。
导致今天早市周围的小摊子生意?异常火爆,想挣点糊口银子的商贩看了,第二天一早,都聚集在官道外。
小商小贩赚到了银钱、附近的居民有了更多的吃食选项,上早朝的大臣们?也可?以顺道吃点热乎饭。
一举三得。
在沈瑾的治理下,第一天,皇城周围的百姓就体会到了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三皇子本来就不想掺和这种?朝政之事,一是因为?他确实不太会做,没有经验。二是因为?他觉得无聊。三皇子的长处,拿手?之事在于管理文娱产业、经营商业。
之前就他一个人,他还能强撑着处理点政事,如今一看沈瑾如此有厉害,当即眼里冒星星,把奏折全挪到了沈瑾的书桌上。
自己则是溜溜达达地出宫继续视察他的瓦肆去了。
得亏沈瑾之前在现代做到了美妆博主第一人,见?识过不少大场面。淡定?自若,临危不乱、掌控全场都不是问题。
头脑灵活,性子沉稳,随机应变的本事更是一等一。
要不然?还接不住三皇子抛过来的摊子。
随着沈瑾继续一天天临朝,事情的处理越来越老练,凤旨的权威也越来越盛。眼瞅着沈瑾应该是彻底没问题了,景承安迫不及待地颁布圣旨。
凤印与玉玺同威。
以后沈瑾的旨意?就是他的旨意?。
三皇子支持、文臣武将也都同意?、办事还这么有能力,有水平,那些强烈反对的老臣,最后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
沈瑾从此,正式开启了她的皇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