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别忙,我不坐,后头还有事等着,只是顺路过来瞧一眼。”
他笑道:“东西不多,皆是老家村里送来的,不值几个钱,家里也有呢,我家就一老娘,没的太多人口吃饭,嫂嫂又不是不知,便是给亲戚邻居送,又能送出去多少。”
詹九左右打量摊子一遍,又观察周遭,瞧着没什么疏漏处,钟这几日不在,他得了嘱咐多来转转,省的有人生事。
“算着恩公出海几日了,今日也该回来。”
苏乙见他不肯坐,只好把凳子放下,闻言道:“是有五日了,走前说至多五天就回,想着不是今天晚些时候,就是明日早些时候回。”
打从钟走后,他就觉得身边空落落的,有时话都到嘴边,开口前思及人不在,只得又咽回去。
家里的船平日里没觉得多宽敞,少了个人,倒显得冷清空荡起来,头两日还好,这几天小仔念起大哥来,今早二姑也问,是不是今日该回了,惹得苏乙更是心慌得紧。
“那是差不多了,若在海上走得远,返航也需要时间,就是晚个半天一天也是有的,嫂嫂莫多挂怀。”
詹九说了两句话便赶着要走,苏乙硬给他打一罐鱼酱带着,“拿回去下酒。”
詹九哪肯收,硬是给他放回去,苏乙一个哥儿,也不好和他在街上拉来扯去,只得暂且作罢,想着等钟回来,请詹九吃顿酒或是送些东西,谢谢人家这几日的关照。
到了下午,钟春霞和唐大强来帮他收摊子,使唐家船把一概东西运回去,上午送他来时也是这般,只是家里活计多,晌午钟春霞就回去了。
见了篮子里的柿子和荸荠,钟春霞亦说詹九有心。
“要是在街上买,花不少银钱不说,还不比这些的样子好,大小都一样,个顶个浑圆的。”
她道:“你回去拿荸荠和番薯煮个甜水喝,去去秋燥。”
一篮子柿子和荸荠果不少,苏乙回了家分出一半送给唐家,之后剥了个柿子和钟涵分着吃。
柿子性寒凉,按理他俩都不能多吃,尤其是钟涵,二姑说从前钟给他喂了一大个,吃得晚上肚子痛。
所以一人一半,尝个味道,余下的还没彻底熟软,正好放几日慢慢解馋。
“大哥一个,嫂嫂一个,我一个,大哥一个,嫂嫂一个,我一个。”
入了夜,快到睡觉的时辰,一排柿子被钟涵摆出来,他挨个数数,数到最后还多一个。
“这个给多多,多多你吃柿子么?”
小猫不解其意,凑着上来闻了两下。
钟涵笑起来,举着柿子问苏乙,“嫂嫂,猫能吃柿子么?”
苏乙手里做着针线,摇头道:“嫂嫂也不知,不过没见过猫吃柿子,你还是别喂它更好些。”
钟涵捧着柿子念念有词,“大姐姐说她家大花和二花只吃肉,不过咱们家多多不一样,它还吃素呢。”
可惜多多虽然吃海草,但对柿子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只伸出爪子打了几下,见柿子不会还手,得了个没趣,竖着尾巴跑了。
把柿子的去处安排好,钟涵走到苏乙身边躺倒,翻来覆去,小嘴嘟囔道:“今天晚上大哥也没回来,本来都准备好包馄饨了。”
苏乙摸了摸他软软的头,捏了捏小包道:“估计是没赶得及,明天八成错不了。”
钟涵一骨碌爬起来,“那我明天也在家剥虾仁。”
虾仁剥出来放一晚就不新鲜了,今天的虾仁他们炒了芹菜吃。
小哥儿念着虾仁馄饨,洗漱完去搂着猫睡觉了,苏乙只留一盏头顶上的灯,将手里的鞋底子多纳了几针。
这阵子太忙,布鞋做得有一搭没一搭的,只成了钟涵的一双,以前但凡是天太晚了,钟总不让他做针线,说免得坏了眼睛,可白日里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做。
如今他不在船上,苏乙念着他,做起来的度倒还快了不少。
钟长得高,鞋子也大,想当初鞋样子画出来把他吓了一跳,用二姑的玩笑话讲,丢海里能给水耗子当船划。
苏乙想及此处,唇角向上扬起,转而想到晚归的钟,目光重回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