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穿成农家子考科举最新章节 > 第116章 学会(第2页)

第116章 学会(第2页)

虽然交际花费了他不少时间,卫辞却有注意到,他点灯苦读,弥补白日浪费的时间。

孙富贵超忆症,这么多年他也已经深知自已鸡毛蒜皮大点的事情都忘不掉。

为了学习,他是有意减少交际的,以免日常生活的小事,占用他太多的记忆存储。

唯独林人杰,他学识丰富,在书院极受追捧,普通人最爱跟他这样的才子交流。

林人杰一边享受外人的追捧,一边又有些不情愿分享自已的知识。

但为了别人仰慕的目光,又不得不将自已所学一一讲出来。

每日矛盾过的都矛盾极了。

卫辞每次看到他眼神中隐藏着不情愿的神色,对来向他请教的学子指点迷津,就忍不住想笑。

为了获得名声,林人杰频繁的参加各种文会,他还去了东林学会。

作为书院的新人,又不是东林人,却能被东林学会招收,林人杰在书院的名气更加高了。

俨然成了他们这个小院的名人,来向他请教的学子也越来越多。

为了维持名气,林人杰还不好藏私,长此以往。

只要林人杰学问不掉队,卫辞觉得他还真有成为大儒的趋势。

因为卫辞有心跟章子敬交好,加上他们如今同住一个小院,所以章子敬跟卫辞与程佑安越来越熟悉。

三人每天同进同出,吃饭读书都在一块。

章子敬是个实干型人才,他动手能力极强,有一次三人聊到民间水车的原理。

程佑安没见过,有点想象不到这东西是怎样的。

结果没过两天,章子敬就给程佑安做了一架小型水车模具出来。

卫辞觉得章子敬比他这个木匠的儿子更像木匠的儿子。

他尚且没有这个动手能力,除此之外,章子敬对农活,稻谷等也十分了解。

怪不得他能写出类似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策论,人家这都是亲力亲为去看去想出来的。

更难得的是章子敬出身其实很不错,他也算是书香门第出身。

他的大伯在朝为官,虽然只是工部一个低级官员。

他的父亲是举人,他家境极其殷实的。

这样一个算是富贵人家的少爷,却能小小年纪扎根基层,了解农民税制。

卫辞越是与章子敬深交,越觉得此人可交。

卫辞在江南书院除了与章子敬关系处的越来越好外,还有一个陈季允也常来寻他。

陈季允因为感谢卫辞曾经的救命之恩,觉得自已是书院老人,有责任带着卫辞熟悉整个书院。

所以常来找卫辞,三番两次叮嘱他,遇到不懂的事可以去找他。

陈季允家中有长辈在书院任高层,整个书院也算是陈家的地盘的。

另外他也没忘了提醒卫辞,别忘了九月份到参加自已奶奶六十大寿一事。

陈季允隔三差五的来,卫辞想忘都忘不掉。

只是去参加寿宴,无论怎样,总要备一份体面的礼物。

卫辞没钱,陈家又是江南世族,最不缺钱,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所以卫辞不打算送陈老夫人什么贵重的玩意。

想着送个亲手做的东西,聊表份心意罢了。

在江南书院读书的日子很快,时间一晃来到九月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