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莲得到的任务是去希森市除掉君秋一家。她不需要知道原因,只需要完成任务。这是殷莲一贯的作风。
她抵达君秋家楼下时,一家三口已经睡觉。
殷莲顺着树和墙,撬开君家阳台的窗户。她的思路很简单:进门以后先杀君秋,他是主要目标又是有战斗力的男性,最不好对付。等到杀害君秋以后再杀害他的妻子,最后是孩子。
孩子最小,也最没有反抗的能力。
殷莲的计划进行的很顺利。她没有避开孩子不让她们看血腥场面的意识,杀害君秋的妻子以后,她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很快锁定衣柜。
小孩子躲藏不过两个地方:床底和衣柜。
这个小孩子躲得不好,衣柜开了一条缝,她黑白分明的眼睛在月光里格外明显。
殷莲走到衣柜边,打开衣柜门时猝不及防的心口一疼。她低下头,一把粉色的儿童剪刀被一双肉乎乎的小手握着,剪刀的位置正是殷莲心口的位置。
“我要杀了你给妈妈爸爸报仇!”小孩掷地有声地冲殷莲大喊,一双眼是被火烧过一般的红。
殷莲的身体突然停止了运动的能力。她很确定这不是出于伤口的痛。那把儿童剪刀只刺破她的皮肤,并没有真的捅进她的心脏。
月光下,殷莲和这孩子对视。孩子眼里还带着泪花,她寸步不让的紧盯着殷莲,和殷莲之前见到过的任何孩子都不一样。
孩子会害怕,孩子会大哭,孩子会求饶。那是殷莲见惯的场景,不是现在。
眼前的这个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
为什么会不一样?她为什么会说‘报仇’?
这两个问题一前一后挤进殷莲的脑海里。她分不清原因,也道不明自己接下来的举动:她从孩子的房间窗户里离开了。
走在夜色里,殷莲知道自己把事情搞砸了。霍总交待她杀的是全家人,她却放过了孩子。
那孩子的眼睛再一次出现在殷莲面前。殷莲越想越迷糊,只是她走得很远,不适合回去,那孩子恐怕已经报警,更不适合回去。殷莲逐条分析,结果都通往一个:我不回去。
她不回去杀孩子,也不回江州市。
江寄林第一次来找殷莲时曾经问过殷莲为什么没有选择回江州市。
殷莲当时说:“我不知道。”
江寄林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接连追问以后,殷莲又说:“我把事情搞砸了,他会生气。”
殷莲其实没有见过霍总生气,也不知道霍总到底会不会生气。她之前没有关心过,也没有留意过。
‘他会生气’这个理由是当初殷莲认为自己不能回去的理由,又好像不是。
殷莲想不明白,想的脑子痛,很快就放过了自己。
她在希森市留下,用存款租房子,找工作,上夜班。
她至今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杀那个孩子,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回江州。
殷莲眨着眼睛,注意力已经从月色转移到走廊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很轻,除非听力极好的人,否则难以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