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奋斗在盛唐崔耕的妻儿 > 第56节(第2页)

第56节(第2页)

胡三儿道:“大人您想啊,五更天刚开城门那会儿,出城的人不多,偏偏方大官人是那会儿出的城,小的自然有些印象。而且当时方大官人走得很匆忙,慌慌张张的,手里还抱着一个大包袱。他不小心还从包袱里掉出几枚大钱来,竟也忘了捡。最后还是便宜了小人。喏——”

胡三儿从怀里摸索了一番,掏出几个开元通宝出来,在手里掂了掂,道:“大人您瞧,这种捡了便宜的事儿,小的怎么可能会记错人?不过说来也邪乎,这方大官人平日里抠不漏搜的,这次掉了几枚大钱都不愿回头捡,嘿嘿……”

崔耕闻言,又陷入沉思中。

“妈的,照胡三儿这么说来,果然如大人在路上猜测的一般无二啊,方铭这厮就是凶手!若不是杀了人,他岂会这般慌慌张张,而且五更天便要出城?”

宋根海说着话的功夫,却是一把抢过胡三儿手中的大钱,骂道:“你小子竟放走了方铭这个杀人凶手?哼,这几枚大钱没收了!”

说着不顾胡三儿的争抢,直接将三枚开元通宝大钱塞进了袖兜里。

不过崔耕没有理会宋根海和胡三儿的争闹,而是冲胡三儿他们挥挥手,道:“好了,没你们什么事儿了,先回城楼上值夜吧!”

胡三儿被宋根海吞没了几枚大钱,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只得怏怏呜呜地耷拉着脑袋上了城楼。

宋根海见状,进言道:“大人,胡三儿他们皂班放走了杀人凶手,一定要严惩。尤其是吴瘸子,这厮要担很大的干系!”

崔耕摇了摇头,道:“他们又不知道方铭杀了人才出城的?不关他们什么事儿!估摸着这会儿,方铭已经离开清源县辖境,进入莆田县了。这样,宋捕头,你现在火速回去张罗十名捕快,再从杂役班借调几匹快马出来。”

宋根海一愣,很快便反应过来,道:“大人是想现在就赶往莆田县,捉拿方铭?”

“嗯,如今水路未开,夜路又不好走,所以方铭有九成的机率会在莆田县过夜!”

崔耕点了点头,催促道:“快,别磨蹭了,再等到天亮他离开莆田县城,要想再拿他就难于登天了。”

“可是,可是……”

宋根海为难地挠了挠头,道:“我们一旦进入莆田县捉拿嫌犯,就属越境办案,这需要胡县令的亲笔文书的。不然到了莆田县,莆田县衙的人是不可能让我们查案办差的!”

“管不了那么多了,本官跟你们一块儿去莆田县。”

崔耕耸耸肩,摊摊手,无奈地催促道:“快些准备,抓紧时间,其他的,等到了莆田县那边再想办法!本官就在这儿等你们!”

“喏~县尉大人少等,俺这就回去张罗人手!”

第71章仙潭村匪事

宋根海足足花了半个时辰,才好不容易张罗齐十名捕快,领着他们来到了东门城楼下与崔耕碰头。

至于崔耕让他去杂役班借调快马,就难啰。

他好说歹说,拿着县尉大人的名头说事儿,才从县丞陈子昂手中拿来条子,借调出了三匹马来。真不怨陈子昂抠门小气,更不能错怪陈子昂有意刁难,而是清源县衙实在是太穷了。

整个县衙满打满算也才蓄养了三匹马,其中两匹马是驿站那边专门用来跑腿儿的,主要是传递州府信函和邸报;至于另外一头马,还是卸了县衙那辆马车的车套,硬凑出来的。

偌大一个清源县衙,东拼西凑下居然只有三匹马,崔耕想想都觉得苦逼。

宋根海可怜兮兮地说道:“县尉大人,俺只找来三匹马,其他的,从杂役班借来一些骡子,勉强拿来代步了。”

可不,一众捕快除了牵马,还赶着一群骡子,聿聿一阵乱叫。

崔耕粗粗扫了眼,耸着肩苦笑道:“不怪你,只怪咱们清源县衙太寒酸了。宋捕头,马比骡子跑得快,你带上两名捕快先骑马赶到莆田县。本官和其他捕快就骑骡子吧,估摸着会比你们晚上一个多时辰。”

“那咋行?哪里能让县尉大人骑骡子的?这不合规矩!”

宋根海左右摆弄着双手,道:“大人,这马儿跑得快且稳,骡子跑得慢不说,还傻得很,路上跑起来会一颠一颠的,屁股咯的疼!您还是骑马吧!”

崔耕闻言嘴角微微抽搐一下,婉拒道:“没事儿,慢点便慢点,本官就骑骡子好了!”

宋根海还是摇头摆手,坚持道:“不行不行,让堂堂县尉大人骑骡子,俺们骑马,这不合规矩啊!”

“别废话!”

崔耕瞪了宋根海一眼,低声道:“老子不会骑马,跑夜路去莆田县,你想摔死老子啊?赶紧的,你们骑马,老子骑骡子稳当!”

宋根海:“……”

的确,骑马是个技术活儿,也有窍门,没骑过的人上去基本上很难应付地下来。

至于骑骡子?那真没什么技术含量,毕竟骡子驮东西驮习惯了,驮个人太正常了,只要骑在上面的时候看着点路,及时甩鞭子就行。

很快,崔耕便让城楼值夜的胡三儿将东门打开,宋根海翻身上马,带着其他两骑率先出了东门。

崔耕和其他八名捕快也没有耽搁,纷纷骑上骡子驱喝着,出了东门,直奔仙潭村方向。

因为要想去莆田县,就要走仙潭村外头的三岔路。

……

……

到了两更天的时间,崔耕一行人早已过了仙潭村的三岔路口,选了左官道,直奔莆田县。估摸着,再有两个时辰,差不多三更天的时候,应该就能抵达莆田县。

而就在他们路过而没有进入的仙潭村,此时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仙潭村自打上次假酒事件之后,仅有的几户人家也搬离了,彻彻底底成了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废村子。

不过今晚的仙潭村里,又有了动静。

晒谷场上好几堆的篝火滋啦滋啦地燃着,火光熠熠,肉香靡靡,人声鼎沸。

约莫有四五十号人在晒谷场上围在数堆篝火四周,烤着羊羔子,喝着酒,不时传出畅饮美酒后的放笑之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