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是进入到一个死循环了。
增加长径比,容易折断,所以只能减少长径比,减少了长径比又限制了穿深,为了增加穿深,还是得增加长径比。
这似乎是无解了。
“不对!”
林轩猛地摇头。“这世上,没人规定加长钨合金穿杆,就要把穿杆变细的,我把穿杆也加粗不就得了?”
“至于加粗后,会影响穿深,这是对的,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动能一致的情况下。”
“而我,只需要加大动能就可以了!”
林轩解决问题的办法十分简单粗暴,那就是增加钨合金穿杆长度和口径,增加射药,增加炮管长度!
“炮管长度好解决,虽然一根轮船的传动轴只有十五米,但我可以在炮管的出口处,开一个空间门,连通到另一根炮管的底部,这就相当于两根炮管加在一起,长度直接翻一倍。”
“甚至我可以无限套娃,连它个几根十几根,弄个总长度过百米的炮管!”
“不过,最开始的那一截炮管塞那么多射药,真的能抗得住吗?”
“就算抗得住,炮管的寿命也会很短的吧?”
林轩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能像传统火炮那样,将所有的射药都塞在底部,他准备参考汉斯猫二战时的黑科技V-3火炮。
V-3火炮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15o米长的一个炮管中,分多段安装射药,等炮弹经过时,再引爆射药,对炮弹进行分段多次加。
理论上,这样的加是没有上限的。
但可惜,这只是理论上的。
由于掌握不了各处的射药的精准激时间,并且越到末尾,激的时间越难掌握,所以每次射,炮弹的有效加次数都不多。
这火炮直到最后被盟军摧毁,都没达到可以投入使用的阶段。
这些在当时,甚至是在现代都很难解决的难题,在林轩的空间异能面前,并非是无解的。
林轩拿起笔,开始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我可以在每根炮管的底部,都塞入射药,且在射药的顶端,开一个空间门,让钨合金长杆从这里进入炮管。”
“嗯,空间门要一次性的,在钨合金长杆穿过的一瞬间,就会瞬间失效关闭。”
“至于怎么在恰当的时机,精准地激每组射药的问题……”
“要不,在钨合金长杆的底部开一个洞,在里面塞一个火箭弹的射药柱?”
“药柱会不断地喷射火焰,当它通过空间门来到另一根炮管,空间门关闭后,火焰就会喷到射药柱上,从而点燃整个射药。”
“只要空间门和药柱贴得够近,长杆进入炮管的时间和射药激的时间差,就可以忽略不计。”
林轩不断地在纸上写写画画,最终一个全新的弹头图纸出现在笔记本上。
这次的弹头,再也不是带有弹托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了,林轩取消了弹托,直接将穿杆变为了直径39。8mm,长1米的钨合金长枪!
取代弹托,起到密封作用的,是长枪顶部和底部的两个稍大一圈的铜环。
在射击时,铜环会在燃气的压力下膨胀,和炮管紧紧贴合,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
长杆的尾翼是弹出式的,平时收敛在尾部,出膛后再展开,以稳定长杆的飞行状态;长杆的尾部还有一个小孔,里面塞了一个火箭弹的射药柱,这是用来引燃第二,第三根炮管的射药的。
林轩看着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非常的满意。
取消了弹托后,射药的能量利用率会再次提高,也就是说,它的威力将会再一次提升。
自己这手炮和坦克的主炮相比,已经具有四大优势了。
一:长的炮管。
二:多的射药。
三:可以多段加,让穿杆的出膛度更快,理论上可以达到火药燃气的膨胀度。
四:弹头没有弹托,全部能量都作用在穿杆上面,而不会被弹托分去一部分能量。
唯一缺点就是,装药度慢。
不过相比这么多优点,这区区的缺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