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刺杀过于明显,选择在晚上刺杀是能理解的。
他执行刺杀任务的时候,也基本都是晚上。
那么问题来了。
是,选择夜晚没错,这很正常。
但在这个时代,夜晚可没有多余的照明!
也不会有夜视仪之类的辅助道具。
杀手在黑夜之中,是怎么做到精准刺杀的?
例如那名被刺杀的宰相,由于其位高权重,门口是有侍卫的。
凶器是从窗户打入,直接洞穿了熟睡中的宰相咽喉,然后还能远程收回。
难道有透?
不只是他,另一名被刺杀的官员,是在青楼里的床上,被从窗外射入的暗器击杀,其身边的陪睡妓女可以作证。
李牧知道,调查的重点不在于现场多了或少了什么。
而是参照物!
那么,在咽喉附近的参照物有什么?
脖子上的吊坠?
不。
在这个时代,男子也会佩戴某样东西。
那就是簪子!
死者头上的簪子,一定被替换成了带荧光效果的簪子!
一个训练有素的杀手,只要白天见过目标,知道其簪子距离咽喉处的距离,是能够做到精准封喉的。
这就是现场什么都没多,什么都没少的原因。
通常尸体都会在白天被发现,然后白天就验尸了。
大理寺的仵作,还没敬业到大晚上去停尸房验尸。
能调换簪子的途径有两个。
一,身边的亲人。
二,青楼!
李牧翻了翻案卷。
果然,大理寺确实发现了死者的另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去过青楼。
但在这个时代,有钱官员去青楼太正常了。
大理寺也只是询问那些陪过死者的青楼女子,问他们知不知道死者有什么仇人。
因此在记录时,直接把这个共同点给忽略了。
李牧一阵无语,连忙前往停尸房查看。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保存技术,大理寺停尸房的尸体撑死不超过半个月。
李牧前往查看时,只留下了一具连环杀人案的尸体,其它的都被处理了。
因其是三天前被杀,所以还没有被处理掉。
李牧拿下其头上的簪子,寻得一个地方,用好几层被子蒙头。
果然,看到了簪子发出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