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霞想了想,道:“这布瞧着挺贵的吧?咱们村的人怕是买不起,隔壁三松村富裕些,兴许有人会买。喏,姜泉不就买了吗?”
“没事,也能有便宜些的布。”
苏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个纺织厂的顾客小玲前阵子来找过苏萍,主动提出想要和苏萍合作卖布。
然而,这阵子苏萍接到的裁缝单,都没有顾客缺布的情况,也就没能和小玲合作上。
毕竟全县有十来家纺织厂,城里人多少有个在纺织厂工作的亲戚朋友,平时分的布票也充足,不太可能缺布。
但是乡下就没那么滋润了,据苏萍了解,他们附近几个村最近几年分到的布票都不太够,供销社卖的布也着实很一般,所以,也许在乡下反而能打开市场。
当然,在此之前,需要一波宣传,苏萍琢磨了一会,便想出了一波宣传方案,圈定了两位宣传人选。
第一个便是大嫂她娘,嗓门大,藏不住话,消息也灵通,经常处于吃瓜最前排群众。像隔壁村周旺媳妇和小叔子好上的消息,苏家人都不知道呢,她早就吃上瓜了。
第二个便是那位红姨,早年曾热衷于给人保媒练就了一副好口才。
宣传交给这俩人,苏萍很放心。不过,这波宣传不能放在明面,所以,她也没打算直接告诉这俩人。
***
“替姜泉买布?”
李玉娥轻声嘟囔着,皱着眉,脸上写着“我不信”三个字。
“供销社不是有布买吗?”
苏萍:“他要求比较高吧?”
“是吗?”
李玉娥心中不屑,难不成你能买到比供销社更好的布?只是碍于面子,她到底不好直接发难。心里认定苏萍这话就是搪塞她的,却也只能作罢,还得装出笑脸来。
总不能天天买布是吧?买完了就该完事了,苏萍也就找不到理由麻烦人家姜泉了!
“原来是这样啊。”
李玉娥朝着苏萍笑了笑,一转身,便面色凝重地叮嘱自家大女儿。
“润梅啊!你看着点你这个小姑子,别让她再去碍着你妹子的亲事!最好别让她出门。”
谷润梅有些为难:“我哪能拦得住她啊?”
李玉娥:“怎么拦不住了?没听说过一句话?长嫂如母!你就是打她都打得!更何况,你现在肚子里还怀着他们苏家的孙子呢!拿出你当大嫂的气势来!”
谷润梅眼神坚定了不少:“我知道了。”
李玉娥:“你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这么好的亲事,可不能让苏萍给搅和了!”
谷润梅点头,信誓旦旦道:“我知道的!你放心吧,娘!这几天我一定寸步不离跟着苏萍!”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谷润梅起床后在屋里找了一圈,都没见到自家小姑子的身影。
谷润梅心里一咯噔:“妈,萍萍呢?”
赵红霞:“出门了啊。”
谷润梅满脸惊恐:“什么?她去哪了?”
赵红霞:“好像去隔壁村找姜泉了吧。”
“什么?”
谷润梅一阵心梗,她怎么和她娘还有她妹交代啊!
***
三松村,姜家院子。
姜泉将一个大箱子捆在自行车后座上,谷润娇从旁边走了过来。
“姜泉哥,早啊。”
姜泉淡淡的点头:“嗯。”
谷润娇的视线落在姜泉自行车后座的大箱子上,满肚子的话就卡在了喉咙里。
她昨天辗转反侧睡不着,就等着天亮呢。她想好了,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坐上姜泉的自行车!无非就是脸皮厚点,要是后座上再放了什么布包之类的,她也学着苏萍,直接一屁股坐上去就是。
可是……
谁知道姜泉的自行车后座上会放上这么大一个箱子呢?这不是脸皮厚不厚的问题了,这是怕不怕摔成狗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