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儀坤揮了揮手,懶洋洋道:「承擔責任。」
在大慶門當了一次門神,回到翰林院已經兩股顫顫。余學士關懷問了一句,季大人嫌她丟了翰林院的臉,留給她一個後腦勺。
蘇希錦渾不在意,屁股坐到實處的感覺真好。
「文和公主十三歲便去了大理,孩童時候我還見過她。」
「藩陽候就這一個女兒,當年送親時,眼睛都紅了。」
「若公主回來,大理怎麼辦?」
一群學士低頭感嘆。
「你們再說什麼?」蘇希錦湊上去,早朝之事算不得機密,只是她在外面聽不見。
丟人,季學士的後腦勺總是那麼好看。
「是文和公主之事,」余老笑道,「大理更朝換代,文和公主請求陛下允她回京。」
慶光七年,大理突襲雅州。時駐成都府的蜀國公帶兵投降。先皇怒,派兵攻之,無功而返。
慶光七年八月,大理主動求和。答應歸還成都府,與陳國結為兄弟,但陳需賠償白銀十萬兩,送公主聯姻。
大理國土面積不及陳國七分之一,如此荒唐之事,當時的士族竟然答應了。
先皇封藩陽候之女為公主,和親大理。
如今大理王去世,公主希望回國敬孝,卻被王挽留。
「這哪裡是挽留,分明是扣留還差不多。」蘇希錦聽了來龍去脈,氣憤異常。
除了後世的宋朝,大理哪個朝代不是向中國俯稱臣?還結為兄弟,賠款聯姻,簡直荒唐可笑。
季學士陡然色變,呵斥道:「小孩子家家的,別亂說話。」
今日朝堂中書、門下與樞密院糾纏不休,以為當真是為了文和公主?不過是爭權逐利罷了。
大理議和後,皇家和幾大士族均派人前往接管成都府。但皇室還有兵力在其他邊境。所以好處尤以三大家族為多。
這三大家族是萬萬不願犧牲自己利益的。
別說一個文和公主,便是十萬個文和公主,那也與他們無關。
「我沒胡說,」蘇希錦皺眉,「靠聯姻得來的和平終不長久。犧牲女性換一時和平,簡直可恥。」
關鍵還讓一個女子伺候兩個男人,莫說堂堂公主,就是平民女子又有幾個可以忍受?
難怪周武煦堅決打擊士族。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犧牲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蘇大人,」這下連余老都變色了,「慎言。」
蘇希錦不甘抿嘴,反倒是苟老多看了她一眼。
季學士道,「婦人之仁,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日翰林院政事不多,你且先回去歇息吧。」
蘇希錦放下手中捲軸,迎著晌午的太陽,抱袖走在青磚路上。
陽光刺目,她冰寒的心漸漸得到緩解。
「大人,你怎麼了?」花狸見她臉色難看,擔憂問。
蘇希錦搖頭道,「你家大人估計又要被御史台參了。」
花狸不懂朝堂之事,不敢多問,扶著她上車道:「我們回府嗎?」
蘇希錦嘆了口氣,自打進了官場,她便一直在御史台參本上,沒下來過。
「不回府,」她回神淡淡道,「去西郊。」
自打上次深夜爆炸事件後,她便把火器研究移到了西郊深山內。以免再發生類似得事。
萬幸上次是在深夜,煉丹師回城睡覺了,沒傷到人。否則又要愧疚許多。
而今火器研究已經有了些眉目,他們研究出了兩種,一種釋放毒煙,擾亂敵方視野,相當於現代的煙霧彈。一種是火球術,投擲過去可以燃燒敵營,然投擲距離不過五丈。
兩種都沒達到蘇希錦的要求。
所以上次她讓追風帶了的方法去,不知他們研究得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