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姓汝还是子,
天真女孩说姓汝。
长辈一句玩笑语,
晚辈却是听心间。
(每次来玉龙村,老姑爷会问)“你姓汝还是姓子啊?”
天真如她:我姓汝、
老姑爷:“你不姓汝,我们这里不欢迎姓汝的,你要说你姓子,我们就准你来这里,”
繁繁:“哦,可我的名字就叫汝某某呀……”
老姑爷:“你在那边叫汝某某没错,在这里,要说自己叫子某某……
往后,遇问必答,毫不犹豫:“我姓子,子兰!”
笑问是否子家亲,
吃饭也会风波生。
双眼通红是为何,
怎说明来怎道清。
席间,旁有妇议,“这是邦顺玄孙,她祖父随娘胎出嫁……”
又问堂哥:“这是你们家,你喊大外公的孙女么?”
堂哥:“我不晓得,她姓汝,不姓子也不姓李,跟我们家没关系……”
激惹的心,泪滑眼红,二爷瞧见,孙女哭甚?
边抹边答:“眼睛进了灰,”
这记忆,烙印一样,挥之不去,五味杂陈……
出殡路上,转道而行,以示敬爱难舍……
越抬越沉,忘扔糯米,众人皆说,老爷子怪咦……
停棺上祭,嘱人折返拿米,二爷子百兴,怒骂人娘。
祖父劝说:“兴弟啊,叔与我父,随瞎眼祖母,一路讨米至此落根,玉宝妹妹又嫁此村,村里人看起,才来抬下。
你若把他们骂跑了,难不成你、我、华弟,三弟兄去抬啊……
二爷一想,堂哥说的有理!
说来也怪,半小时后,米到了,烧了纸,上了家祭,孝子们跪棺焚香,解释清楚……
黄纸飞,糯米扔,一会儿,轻轻松松就又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