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可以辞去吗 > 第 48章 中庸之道(第1页)

第 48章 中庸之道(第1页)

周一的清晨,阳光如金色的细丝,轻轻地在窗帘的缝隙间穿梭,最终温柔地洒落在洋后县政府会议室那张由深色橡木制成的椭圆形会议桌上。桌面的木纹在阳光下被勾勒出更加精致的图案,宛如古老的地图,引领着人们探寻未知的领域。

王思宇站在门外,深吸了一口带着清晨露水和青草气息的清新空气,那混合着泥土的芬芳让他的心情逐渐平静。他轻轻地整了整领带,确保自已的形象无可挑剔,心中虽有些许紧张,却也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九点二十分,他准时推开了会议室的门。门把手上还残留着前一位使用者的微热体温,仿佛在告诉他,这里不久之前还充满了人的气息。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县长碰头会,他特意提前了十分钟到场,想要给众人留下一个认真、负责的好印象。

他环顾四周,会议室内的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一排排座椅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等待即将到来的宾客。他选了一个较为靠后的位置坐下,静静地等待着这场未知的会议。

然而,时间如沙漏般缓缓流逝,会议室里除了他,却再无第二人。他心中不禁升起一丝疑惑,明明黄文生通知的是九点半开会,为何此刻却空无一人?他微微蹙起眉头,心中猜测着各种可能:是其他人也迟到了,还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正当他犹豫是否该出去查看时,门被轻轻地推开,一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身着笔挺的黑色西装,领口和袖口都显得干净利落,透露出他的严谨和稳重。虽然他的眉宇间略显疲倦,但那双深邃的眼睛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王思宇心中一动,暗想这应该就是那位未曾谋面的戴副县长。

两人相视一笑,算是打了招呼。戴副县长坐在了王思宇的上首位,两人便默默地等待着其他人的到来。在这短暂的等待中,张明华开始仔细观察起这位戴副县长来。他注意到戴副县长的手指修长而有力,指甲被修剪得整整齐齐,透露出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他的坐姿也显得非常端正,背部挺直如松,双脚并拢如石,给人一种威严而又不失亲和力的感觉。

直到九点四十分,曾李强他们三人才缓缓走进会议室。他们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仿佛带着一股不可阻挡的气势。随后,连杰理和阮克勇也带着几人说说笑笑地走了进来,会议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会议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正式开始。曾李强从包里拿出一叠文件,那文件的边缘被裁剪得整齐划一,仿佛艺术品一般。他准备传达上级的最新指示,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而张明华则静静地坐在一旁,聆听着每个人的发言。他注意到每个人的发言都各有特色:有的人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有的人则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他默默地观察着、学习着,希望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突然,连杰理将话题转向了张明华:“张县长啊,你今天第一次参加县长办公会,讲两句嘛!给咱大伙呱唧呱唧!”他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中夹杂着人们的笑声和欢呼声,仿佛在为张明华的到来而欢呼。

张明华微笑着摇了摇头:“我年轻资历浅,来这里主要是向各位领导学习的。但请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完成曾县长和连县长交待的任务,把本职工作干好。”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能够穿透一切困难和挑战。

曾李强闻言微微一笑,从口袋中掏出一根烟,轻轻地点燃。烟雾缭绕中,他的脸庞显得更加深邃而神秘。他轻轻地吸了一口烟,然后缓缓吐出:“张县长太谦虚了。你可是市里下来的干部啊,理论水平高得很。不像我们这里有些县里干部啊,讲话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和不满,仿佛是在批评某些人的能力不足。

连杰理也不甘示弱:“张县长你别谦虚嘛!你的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话说回来啊,要看一个人有多大能耐啊,还得看看他的酒量怎么样。我看张县长一个能顶三个!”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挑衅和戏谑的意味,仿佛是在试探张明华的酒量。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哄笑。笑声中夹杂着各种声音:有的清脆悦耳、如泉水叮咚;有的低沉浑厚、如雷鸣滚滚;有的豪放不羁、如狂风骤雨;有的温婉含蓄、如春风拂面。张明华也笑着摇了摇头,心中却暗自思忖:这连杰理倒是真会找乐子啊!不过也罢,既来之则安之嘛!且看他们如何斗法便是了!

会议继续进行着,张明华时不时地观察着会场上的情况。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曾李强和支持他的人手里拿的都是不锈钢杯子,杯身上刻着洋后县的标志和名字,显得庄重而严肃;而连杰理等人则握着水晶杯,杯身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显得华丽而高贵。两边泾渭分明,很好区别。而坐在旁边的戴副县长则没有带茶杯,他就像一座孤独的山峰般静静地坐在那里,双手交叠放在胸前,双眼微闭仿佛在闭目养神。他的表情平静如水,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张明华心中一动:这位老兄莫非也是中庸派?不过也罢啊!自已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先静观其变为好!他端起手中的卡通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茶——那是他特意从家里带来的、上面印着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图案的茶杯。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这场县长碰头会啊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会议上,曾李强端坐在主席台前,他身穿深蓝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每当他缓缓陈述,声音就像流水般平稳而有力,每讲一段,他总会轻轻啜饮一口香茶,茶香袅袅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洋后县未来的深思熟虑。他的见解独到,总能从细微之处洞察出问题的本质,偶尔,他的思绪会飘得很远,,然后才轻轻一笑,绕回主题。

张明华坐在一旁,听的有些不耐烦。他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滑动,画出了一个又一个惟妙惟肖的古装人物。曾李强骑马持刀,英姿飒爽;连杰理驾马挥枪,气势如虹;贾怀标等人各执兵器,混战一团,场面热闹非凡。而他自已,则坐在高台上,神态自若,仿佛掌控着整个战局。旁边,那位打着瞌睡的副县长,扮作小童,小心翼翼地侍立,嘴角还挂着清亮的口水,仿佛随时都可能从梦中惊醒。

随着曾李强陈述完毕,接下来的议题都较为顺利。曾李强提出一个议题,连杰理稍作补充,大家便纷纷举手通过,没有过多的争执。张明华的职责也终于明确下来,自已将肩负起协助常务副县长连杰理进行招商引资的重任,并分管工业和工业经济运行等多个单位。

然而,在最后一个议题上,曾李强与连杰理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曾李强主张应该放眼长远,以工业带动县域经济,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而连杰理则坚持原有的农业立县战略,他认为农业才是洋后的根本,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农业深厚的感情和坚定的信念。

这场争论引发了在场各位的热烈讨论。阮克勇眉头紧锁,他分析了洋后县的实际情况,认为缺乏矿产资源和工业基础,贸然发展工业恐非易事。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担忧和谨慎。而黄文生则反驳道,农业立县两年,投入巨大但收益甚微,虫害、菜价低迷等问题层出不穷。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场面十分激烈。张明华则在一旁静静观察,他深知这场争论背后是财政资金配置权的争夺。他猜测曾李强此举是顺应市里的工业强市战略,试图在洋后县打造工业强县;而连杰理则坚守农业立县的原则,不愿轻易改变。他明白自已需要在这场争论中找到平衡点,既要支持曾李强的工业发展策略,又要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

等众人的争论逐渐平息,气氛稍显紧张。曾李强果断地敲了敲桌面,让嘈杂的会议室暂时归于平静。他目光灼灼地扫视着众人,仿佛在寻找着支持者。连杰理则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他头也不抬,目光仿佛穿透了面前的茶杯,就像那并不是茶杯,而是一个精致的鱼缸,里面游弋着几条欢快的金鱼。

“张县长,你的看法如何?”曾李强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张明华。他注意到张明华一直在纸上勾勾画画,神情专注。此时见他停下笔,似乎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曾李强便想听听这位新上任的副县长的见解。毕竟从人数上看,他这边稍显劣势,即便动用自已作为一把手的权力强行通过,到了常委会上,若连杰理再提出异议,自已就可能落得个一意孤行的名声。他注意到连杰理此刻一反常态,显得悠然自得,似乎早已设下了圈套等待自已。

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转向张明华,好奇这位年轻的副县长会倾向于哪种方案。连杰理也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微笑着将目光投向了张明华。只有张明华旁边的那位副县长,依旧嘴角挂着清亮的口水,沉浸在梦乡之中。

张明华感受到周围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已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他拿起笔在文件的背面迅速画了两个浑圆饱满的图案——一个是象征着工业的齿轮,一个是代表着农业的麦穗。他抬起头,以沉稳有力的语气发言道:“我认为大家的观点都有道理,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对于洋后县都至关重要。我们应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张明华心中暗暗盘算,这场争论对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需要在其中找到平衡点,既支持曾李强的工业发展策略,又要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立足并取得成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