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我不想当官的文言文 > 第49 章 滔滔不绝两头抓(第1页)

第49 章 滔滔不绝两头抓(第1页)

张明华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副县长们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除了那位沉浸在梦乡中的副县长外,其余的人无不面露难色,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质疑与轻视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讥笑这位新来的年轻县长。他们心中暗自摇头,觉得张明华太过天真,似乎不懂得现实的残酷。县里的财政状况如同一个无底洞,每年都在为资金缺口而焦头烂额,他提出的两手都要硬的策略,在他们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曾李强轻轻放下茶杯,眉头微微皱起。他心中清楚,张明华虽然是市里下派的干部,背后有着不小的能量,但对于洋后县的具体经济情况,他确实还不够了解。然而,曾李强也明白,作为一位年轻的县长,张明华的勇气和决心是值得肯定的。他轻轻叹了口气,决定给张明华一个台阶下,让他有时间去适应和了解洋后县的实际情况。

然而,就在这时,连杰理却突然插话,他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如同冰雹般砸向会议室。他嘲讽地笑了笑,仿佛已经预见到张明华即将面临除臭:“张县长,您的提议确实很新颖,只是我们洋后县的实际情况,恐怕并不支持您这样的想法。我倒是很期待您详细解释一下,如何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和农业的统筹兼顾。”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内便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那些副县长们仿佛找到了共同话题,他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张明华的狂妄和无知。他们觉得这位年轻人太过自大,竟然敢在这样的场合下大放厥词,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然而,张明华却不为所动。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坚定而深邃。他淡淡地笑了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各位领导,我确实对洋后的实际情况还不够了解。但根据我掌握的一些数据,我认为洋后县的工业发展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困境。去年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跌至谷底,两个重点国有企业的资产状况也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确实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深入阐述自已的观点:“当然,我并不是说要盲目地投入资金来盘活企业存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策略。比如说,我们可以积极引进外部资金,为洋后的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们还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淘汰那些落后的产能和过剩的产能;另外,提高产品质量也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让洋后的工业重新焕发生机。”

接着,张明华又将话题转向了农业:“当然,我们不能只关注工业的发展而忽视农业。农业是洋后县的根基,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需要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确保他们的收入稳定增长。我们可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我们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新兴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张明华的话音刚落,会议室内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那些副县长们仿佛被他的话语所震撼,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县长。他们意识到,张明华并不是在空谈口号或者纸上谈兵,而是有着自已的思考和计划。虽然他们仍然对张明华的提议持保留意见,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轻视和质疑了。

张明华站在众人面前,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宝石,熠熠生辉。他不再是单调地摆出数字,而是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洋后县未来的工业发展蓝图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仿佛在他的引领下,洋后县的未来已经清晰可见。

曾李强与连杰理两位副县长都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张明华,仿佛想要从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中捕捉到他的思想火花。而那些之前稍显懈怠的官员们也都瞪大了眼睛,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讶和好奇,对张明华接下来的话充满了期待。

突然,张明华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看到他们的脸上都充满了专注和期待,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成就感。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那杯中的茶水仿佛也在随着他的思绪旋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他脑海中回忆着那篇在网上深入研究的文章,每一个字句都像是烙印在他的心中,他要以最清晰、最准确的方式将它们传达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说:“洋后县的工业发展,其关键在于外力的引入。我们需要得到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但如何争取这种支持呢?并非仅靠跑关系,那样只能治标不治本。我认为,我们必须先制定出一个宏伟的工业发展计划,让上级看到我们的决心和蓝图。只有当他们看到,只要投入到位,洋后县的工业就能够实现二次振兴,成为经济的引擎,他们才会对我们有信心。”

曾李强听得频频点头,他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滑动着,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重点。他意识到,张明华的话实际上是在为他之前的想法提供支持,只是方式更为巧妙,避开了现实中的困难,而强调了未来的可能性。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洋后县未来的繁荣景象。

黄文生则在一旁暗自赞叹,这个张县长果然不一般。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样的思路呢?他心中对张明华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仿佛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领袖在引领着洋后县的未来。

然而,连杰理却显得有些不满。他认为张明华的话过于宽泛,甚至有些不切实际。他忍不住打断张明华的发言,皱着眉头质问道:“按照你的说法,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现有的工业基础,完全依赖上级的支持来发展新的工业?”

曾李强见状,赶忙敲了敲桌子,示意连杰理让张明华继续发言。他的脸上写满了严肃和坚定,仿佛在说:“现在是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连杰理虽然不满,但也只好听从,继续听着张明华的讲话。

张明华没有受到干扰,他继续高谈阔论:“振兴工业并非一蹴而就,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固本培元,去弱扶强。在我们洋后县,农业依然是立县之本。它不仅能够维持我县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更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因此,县财政的扶持方向应该继续以农业为主。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工业的发展。我们要在保持农业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工业,实现两手都要硬的目标。”

连杰理听到这里,不禁一愣。他原以为张明华会一直支持工业发展,没想到他话锋一转,开始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他转头看了看阮克勇,只见阮克勇依然一脸不满地坐在那里,没有搭理他。他心中顿时明白,原来张明华之前的发言都是在为现在的内容做铺垫。他微微一笑,暗想这个小张县长果然不简单,既给了曾李强面子,又让自已得到了实惠。他和高副县长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微笑着继续听下去。

张明华见状,心中也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已的发言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已的想法和计划,那话语中充满了激情和热情,仿佛要将洋后县的未来都描绘出来。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着,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最后,当他讲完后,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保持农业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工业,实现两手都要硬的目标。这样的方案既给了曾李强面子,又让连杰理得到了实惠,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