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秦唐番外百度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每当看到这些得力下属的时候,李令月就特别感激她家阿翁,非但自己贡献羊毛给她薅,还为她留下了这么多好用的人才。

若是没有她阿翁招揽那么多大才,她又怎能轻易将这些大才的后裔收入麾下呢?

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便是如此。

她的阿翁当真是个好阿翁。

房绰上前禀报道:“主公,派出去的斥候前来回禀,我们所在之地距离邯郸约莫三十里,邯郸城守将穿着胡服。邯郸城中一应布局设施瞧着都很陈旧,与我大唐相比,至少落后了数百年。因语言不通,斥候暂时没得到更多的信息。”

说到这里,房绰叹了口气:“不知此处是我大唐之前的某个朝代,还是一个全新的,格局与我国类似的国度。”

若是大唐之前的朝代,还有史料可以参考。若是全新的国度,那他们可就抓瞎了。

“当前最要紧的,便是确定我们所处的国家的背景信息,以及国内目前的局势。”

李令月一边说着这话,一边盘算着去街上溜达一圈,找个当地人打探一下情况。

她手底下的其他人或许没办法,她却是手握系统翻译器的。

只是,方才李令月已经仔细看过了,这系统翻译器,并不能为她和原住民提供永久性的自动翻译,而是翻译一次,扣除一次积分。

那价格,都快赶上她上辈子请个同声传译的价格了,实在让人肉痛。

一想到这里,李令月就摇头叹息。

看样子,多学一门外语势在必行了,毕竟,谁也无法料定,他们会在这个时空停留多长时间。

哪家穿越者像她这么悲催哦,连语言关都得靠自己来过!

正优哉游哉计划着如何获取当地信息的李令月君臣并不知道,赵王宫中上上下下,都已经因为他们的存在而精神紧绷,如临大敌。

任谁在自家王宫里喝着美酒,欣赏着歌舞,却听说有一支由十万人组成的大军,突然杀到了家门口,都会吓尿的。

李令月一行人就驻扎在距离邯郸城三十里的地方,这是什么概念?若他们有千里马,片刻功夫,便可兵临城下!便是没有千里马,用不了多少功夫,也能直达邯郸!

赵王偃年少时经历过邯郸之围,那次的围困,在他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他再也不想再体会一次了!

最恐怖的是,这样一支军队,是如何避开所有人的耳目入侵赵国,直到逼近邯郸,才被发现的?

赵王偃越想越是心惊。

他一面派人去打探与那支军队相关的信息,一面命人急招廉颇入宫,随时准备打响邯郸保卫战。

当赵王派来的人与李令月一行人接触之后,双方都是一惊。

李令月等人未曾料到,他们居然穿越到了九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赵王的使者也没料到,这群奇奇怪怪的人,居然是秦军!

哼,别以为那为首的女将伪装得好,他就听不出其他人说话中带着的秦腔。(陕西话)

暴秦亡他们赵国之心果然不死!

如果李令月等人知道赵国使者心中的想法,定会觉得冤枉。

他们大唐话跟秦国话哪里像了?他们明明连秦国话都听不懂,顶多因为咸阳与长安相邻,口音有些近似罢了。

即便是同一个地方,时隔近千年,语言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千年的差距,如同一道鸿沟,横亘在秦唐之间。

……

当使者回邯郸,将自己探得的信息禀报赵王偃后,赵王偃大怒。

“寡人就知道,只有暴秦会做这种事!明明前些年才签订了止战条约,他们居然出尔反尔!”

这时的赵王偃继位不久,还未接受过来自现实的毒打,又有廉颇与李牧在手,觉得自己能够对秦国硬气一把。

于是,赵王偃一面写国书强烈谴责秦国的所作所为,一面命廉颇整顿兵马,准备好好给李令月等人一个教训。

倘若“秦国”这次派来的,是成名已久的大将,赵王偃在作出这个决定时,或许还会犹豫一下。

但既然来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将,在赵王偃看来,不好好欺负一把,都对不起赵国往年在秦国那儿受的窝囊气!

邯郸城的异动,很快便被李令月君臣所知。

陈茵的神色颇有些兴奋:“看样子,有仗可以打了,也不知赵王会派出多少兵力来对付我们。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去抢些粮草回来!”

唐军十万将士,其中有三万还是骑兵,每一名骑兵都对应了至少一匹战马,每日的粮草消耗量可想而知。

再过几日,他们一行人的军粮就要告急了,也难怪陈茵会如此着急。

李令月却将手摁在了她的肩膀上:“莫急,这次的主力不是你们。”

在整合了吐蕃降军之后,李令月麾下的十万大军中,有七万精兵,三万后勤兵,这些后勤兵便包括了负责运送粮草的辎重兵,负责战场急救的两千医护兵,以及负责制作火药的两千工匠。

七万精兵又分为三万骑兵与四万步兵。

先前在大唐,李令月麾下的步兵手握火药,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比骑兵逊色,有时,取得的战果甚至比骑兵更为丰硕。

然而事实上,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才是碾压诸多兵种的存在。

骑兵行动迅速,又有着极强的冲击力,在平原地带,步兵通常难以抵挡来势汹汹的骑兵。

李令月虽看重火药,却也不会忽略了骑兵的作用,要知道,后世的蒙元便是凭着他们的重骑兵横扫欧亚大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