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终于到了宽敞之地,两边的商铺已经关门,看招牌应该是有卖鱼的,卖皮包,还?有一些衣服,都是价格不贵量大管饱的商铺。
陶栀子?心里?反而感觉到亲切,这是她多年的日常。
他?们这些生活在福利机构的孤儿,基本没有选择的权利,谁会各界给?他?们捐赠什?么,他?们就?用什?么。
但是他?们的生活绝对?跟“品质”二字是不沾边的,有一家合作?的二手衣服回?收机构,会将没有卖掉的衣服送到福利院。
最早的时候他?们没有喝过牛奶,偶尔有人身体不舒服给?他?喝点?奶粉。
以至于牛奶对?于陶栀子?最初的印象应该是就?是热水冲出的奶粉味,带着甜味。
反而后来盒装牛奶盛行的时候,她反而喝不惯了。
“你会好奇我生活的地方吗?”
陶栀子?问完之后,不等江述月回?答,便直接说道:
“这里?,可能才是最接近我生活的地方,七号公馆,那?里?对?于我来说,是脱离现实层面的。”
她想对?江述月说点?什?么的时候,直接就?说了,她不是想等江述月表达好奇,而是她自发想告诉他?的。
以往她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生活,最开始是因为自卑感作?祟,但是那?些生活都在成就?着她自己,塑造着她的人格和行为逻辑。
如果没有那?些经历,她不会拥有一颗足够有共情能力的心,也不会站在垂死之际做出最理智的决定。
她宁愿病发于旅行的路途上,也不想在没见过世间太多景色的时候死在病床上。
疾病,注定让人贫穷。
但是同?样是贫穷,她想把每一分钱花在探索世界和美好的食物?上。
如今她内心的自卑感早已减轻,不去?谈论困难,只是不想无意间放大苦难。
尤其是当谈论的双方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社会阶级的时候,对?于陶栀子?来说不过一笑了之的事情,对?于他?人,可能是心理负担。
走到巷子?深处的时候,有个亮着灯的小店,上面用红色字印刷着:“24小时营业。”
江述月帮她打开门帘,让她先进入。
小店内的墙壁上方放着电视节目,声音开得很大,桌椅虽旧但是收拾得整洁,里?面铺着瓷砖,散落着几件小孩子?的玩具车。
里?面坐着零落几个客人,是晚归的上班族,有人一个人孤零零地吃饭,有几个老大爷一边喝着小酒一边用当地方言对?话。
头顶上两个大叶扇正呼啦啦运行着,有一些旧物?特有的噪音。
“述月好久没来了。”
老板娘正擦着桌子?,一晃眼,发现江述月的身影,便热络地招呼上来。
老板娘说的方言,陶栀子?一开始没听明白,便看向了江述月。
他?用方言对?老板娘说:“今天带了朋友来,她听不懂林城话,我们可以用普通话吗?”
这是陶栀子?第一次听到江述月说方言,觉得格外新奇。
林城话很多时候在外地人听来有些发音比较短促,加上语气的问题会让陶栀子?感觉比较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