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爱情,一边是前途,蒋南觉得自己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外头响起了叫他的声音:「蒋南,蒋南!」
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知青掀开门口的帘子探头进来:「外头有个年轻姑娘找你!」
……难道是周晚?
「我马上来。」
蒋南应了一声,抬脚就往外走。
走了两步又想起来还没整理仪容,又在门背後挂着的那张小镜子上仔仔细细地捋平衣领上的褶皱,将头发往後梳了梳。
可到了知青驻地门口,见到的却不是周晚,而是另一个年轻俏丽的面孔。
「蒋知青。」许芝灵有些怯怯地开口道,「……不好意思,我没打扰到你吧?」
第13章搬家!
——工分制度马上就要取消了!
工分,在大队,在公社,在所有人的眼里,是规则,是铁律,是不可能改变的,和天上月亮星星一样的存在,没有工分,那就没有饭吃,工分多,那就能过个好年,这是再朴素不过的想法。
然而这个存在面临打破。
红旗大队这个穷沟沟在春风吹来的小尾巴上,也终於学习到了重要文件的精神,要改革开放,要迎接更自由丶更繁荣的发展时代,大队长开完会回来,就见天地在大队部里坐着抽旱菸,听收音机,反反覆覆温习那些重要讲话,恨不得把每个字都抠出来细细品味。
大队长这个领头羊尚且如此,下头的村民们就更是找不到主心骨了,有心的不等过年就杀上鸡鸭,拎上一筐鸡蛋,要找大队长探探风向,也有胆小的,生怕时代的一粒砂降落了下来,就像是一座山一样把人砸死,心里怎麽想怎麽都不能接受。
但无论大伙儿怎麽想,工分没了用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没了胡萝卜,就是生产队的驴都不肯拉磨,何况是人,上工时所有人的积极性肉眼可见地往下滑了一大截,沈桂香在的劳工队更是唉声叹气,不知道未来路要往哪走。
周红军却有点内幕消息。
因为他是个木匠,大队上算工分的时候,手艺人的算法其实是和别人不太一样的,别人是按做农活,他们则是按做手工活算工分,一个公社能有两三个木匠,十里八乡也都彼此认识。
这回工分制度取消,首先捕捉到风声的,就是他认识的一个老木匠。
「说是以後咱们也不用困在一个地方,只要有介绍信,想上哪儿去做活儿,就都能去。」夫妻俩说体己话的时候,周红军就把这事儿和老婆沈桂香说了,「有些胆子大的,现在就已经开介绍信出去了,大不了就是後头的工分不要了,前头攒下来的工分还能换粮食,到时候卖了换全国粮票,一点问题没有。」
老木匠也打算出去,还一点不近,打算南下往沿海那边去找找路子,毕竟连大领导都说了,那边要大力发展,总不会缺机会,两个儿子,一个继承了他的手艺衣钵,跟着他一起走,另一个老木匠要送去读大学。
老木匠这麽果断的决定,多少影响了周红军,他内心也有些活动,之前女儿周晚是在公社中学读书,都是乡里乡亲的,离得也算不上远,都习惯了她每天去回,可要是两个孩子考上了联办班,那就是要在县城念书,回来的路就远了。
他完全可以开封介绍信,去县城里接活儿。
周楚成和周晚回来可都说了,县城里现在可繁华,比红旗大队不知道有钱到哪里去,他可是粗木匠细木匠都能做,总不能挣不着钱吧?
等到晚上,再接上两孩子一起回家。
周红军觉得自己想法可好了,谁知道念头刚一说出口,就被老婆给赏了个白眼,沈桂香知道丈夫一贯抠抠搜搜的,没想到他连做事儿也这麽抠搜——都已经听人家话说到那份上,还是这麽畏畏缩缩。
要是能进县城,还接什麽孩子,「咱们直接搬到县城去!」
周红军被老婆的大胆给吓了一跳,拨浪鼓似的直摇头,他们都是乡下人,怎麽搬得了?就是买房子的手续也办不成啊!
沈桂香恨铁不成钢地点丈夫脑门:「你傻的呀,谁说要买——我们租,租房不行吗!」
周红军讷讷道:「可我们也没钱啊。」
「你也说了,前头咱们攒的工分不可能就这样算了,大队长就是想,他也不敢这麽做,否则不给大伙儿把皮扒了。」沈桂香分析道,「那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就是你刚刚说的,换成粮食和粮票,还有一条……就是折成现钱。」
周红军点了点头。
「对咱们乡下来说,现钱没意义,你拿着钱又花不出去,但是粮食那是命根子,他们肯定会选粮食和粮票。」沈桂香道,「地里粮食不可能供得上那麽多人换,只能排队,如果这时候咱们说不要粮食,要现钱呢?」
周红军下意识答道:「马上就能给。」
「没错,不仅是给,而且是很痛快地给,你想想,换成你,你愿意天天面对一长溜的人催你要给他们粮食兑现工分,还是愿意赶紧用钱把人打发了?」沈桂香把话掰开了揉碎了和丈夫讨论,「但是你想想,要是现钱真没用,为什麽要取消工分?」
迎着丈夫瞪大的眼睛,沈桂香抛出了一个炸弹般的推测:「票证估计也快取消了,以後谁有钱,谁才是天王老子!」
周红军被老婆这个大胆的推测炸得头晕眼花,他内心还是保守的,窝在红旗大队一辈子,习惯了工分换粮食,工分换日用品,供销社看到没票的人眼皮子都不抬一下,突然告诉他这些都要成为过去式,他是不敢相信的。<="<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