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晟让看着车窗上女孩的倒影,回想起昨天接到的电话,是陆茵打来的。谈话内容隐晦,若是真的,那将是件举国欢庆的喜事。展家从政,陆茵的丈夫展家明隶属教育部,这消息应该错不了。
陆茵会第一时间告诉他,大概是梅杰和她说过姜愿高中学历的事情。在她看来,弟媳妇还年轻,又有那个能力,再去念个大学绰绰有余。至于生孩子,那都不是事儿。
自家小弟那狗脾气,要是他想生早就生了,不想生催破天都没法。
陆茵心是好的,肯定是希望陆家越来越好。
陆晟让在犹豫不决,要不要将这消息告诉姜愿,又怕消息不准确让她白高兴一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女孩对读书的渴望。书房里,他曾无数次看到那一沓又一沓被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本,初中有,高中也有,全都被主人保存得很好。
“你想过去念大学吗?”
姜愿在望着窗外出神,闻声呆呆的回头:“啊?你说什么?”
陆晟让对上那双澄澈的眼眸,喉结滚了滚,重复道:“姜愿,你想过去念大学吗?”
这话问得不伦不类的,女孩貌似很喜欢目前的工作。当年她因为姜家没能去上大学,这时问她这个无疑是在心口上撒盐。
姜愿怔了怔,“想过啊。你问这个干嘛?想让我……”
话说到一半,她福至心灵般的突然想起来一件大事。!!!现在是九月了诶,再过段时日,恢复高考的消息就会传遍大江南北!难不成陆晟让听到了风声,想借机和她说这件事?
哇靠,她上班上的脑子都不清醒了,连这大事都给忘了。她就说,好像有啥被她忽略了,原来是这啊。
姜愿收敛思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悲伤述说:“怎么可能会不想上大学呢,这是我曾经的梦想啊。可惜当时被我错过……”
大佬既然会问她这个问题,那应当是不会反对她去参加高考吧?而且考上大学后至少还要读个四年,梅杰和陆建行那里,还得靠他去安抚呢。
管他呢,先卖卖惨吧。
陆晟让回忆起姜愿的资料,对姜家人的厌恶又上升了一个度。安慰的言语在喉间上下浮动,嘴巴跟被水泥封住似的吐不出一个字来。
心间莫名生出一股迟来的愧疚。
“姜愿,最近有空把书房里的书本拿出去晒晒吧。”
姜愿听不懂:“你的吗?那你和萍姐说呀,我白天又不在家。”
陆晟让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提醒她:“是你的,你在家的时侯可以多翻一翻。”
他要早知道陆茵和他说的是这事儿,就不会听了。特权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存在,这是他践行数年的行为准则。
但看着女孩失落难过的模样,他还是违背了。
“懂了,今晚回去我就翻。”姜愿眉眼弯弯,开玩笑似的说。
陆晟让没再说话,只希望她是真听进去了。大不了晚上回去,他再提醒一句罢了。也不差这一句了。
这段时间,姜愿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变。继续照常上班,唯一的变化可能就是晚上了。在陆晟让有意无意的提醒下,她拿起了高中的课本,当是打发时间了。
十月中下旬,一则讯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尽管姜愿一早就知晓这个消息,但当看到无数青年在街上欢呼高歌,只为庆祝高考恢复,眼眶还是湿润了。
这条街上有,那条街上也有。城市有,农村也有。
这条伟大的消息,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拯救了数不清在困境中挣扎的青年。
当天下午,姜愿向报社提出了离职申请。众人得知她辞职是为了回去参加高考时,都纷纷给出了真挚的祝愿。
舒伦哪有会不同意的,爽快的答应了,还说报社随时欢迎她回来。
“文雨姐,抱歉。”姜愿饱含愧意的道歉。
文雨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在她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帮了她太多太多。她这一走,就相当于这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文雨拍拍她的肩膀,笑着说道:“这么客气做什么,教你是我自愿的。姜愿,你能果断迈出这一步,就已超越很多人了。这里的工作太死板了,你值得更广阔的天地。”
她带过不少新人,性格各种各样的都有,能力高低不平的也有。不得不承认,姜愿天生就是文字这碗饭的。报纸上的文章和报道讲求客观公正,而姜愿的文字更适合带上感情。
报社束缚了她的文字魅力。
“有机会的话,你可以去各地走一走,不要局限于某个地方。姜愿,我相信你的文字有一天会让更多的人看到。”
姜愿鼻尖发酸:“文雨姐,谢谢你。”
有姜愿开了这个头,之后几天里,陆续有好几个提出了辞职。其中就有杨文冬。
高考复习的道路是艰辛刻苦的,却又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
梅杰和陆建行知晓她的打算后,非但没有劝阻,还私下告诫陆晟让别去打扰到了她。各种补脑补身体的食材哗啦啦的运进了洋楼,生怕她营养跟不上。
陆苗就惊讶了一秒,回过神后的第一反应是:要是早一年读书,说不定她还能和姜姐当同学呢。
辞职第二天,姜愿没有睡懒觉,早饭过后便精神抖擞的把原主保存完好的高中课本全拿了出来。每本教科书上都写着工整清晰的笔记,在看到的一瞬间相关的内容就出现在了脑海中。
能想象到当时在课堂上,原主认真记笔记和思考的专注模样。
在她的世界里,唯有学习能带给她快乐和满足,学校是她不用去胡思乱想的地方。当年没能上大学,是原主一直悔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