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农家红火小日子百度 > 第40章(第1页)

第40章(第1页)

清霞想想觉得也对,回头她见着好东西的时候也给姐买一份,太见外反而伤了情分,也不再扭捏,开心地收下了。

“姐,我跟你说,我已经存了快三百文钱了。我在你家做工的工钱,我娘都让我留下一半自己存着,说都留给我做体己。”清霞凑近清荷耳边,悄悄道,眼睛里带着掩饰不了的欣喜。

清荷倒是没想到大伯母会这样做,大哥还没说亲,若是一般人家里,少不得要女儿把钱交出来,先让儿子把媳妇娶了,很少有大伯母这样,让闺女自己把钱存着的。

看来大伯母比想象中更疼清霞,他们周家两房就没有重男轻女的人,能来到这样的家里是她的福气。

三百文钱可不少,清荷担心清霞手松,难得地叮嘱她几句:“大伯母让你自己存着,你就别乱花了,也别告诉其他人你手里有钱,免得别人打主意。”

清霞自然点头同意:“姐,我就跟你一个人说了,没告诉别人。”

清荷朝她点头,表示赞同。

点完头看弟弟吃东西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可爱极了,好笑地看着弟弟说:“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前面的花灯看着很好看,咱们去看看吧。”

一路上清荷给清文买了不少吃的,糖葫芦,糖人,麻花,炒松子,她和青霞前两天已经吃过这些,都不怎么感兴趣,倒是清文一直吃得欢快。

花灯摊主手巧,做的花灯又好看又逼真,且形状各异,花鸟鱼虫应有尽有。

花灯上写着灯谜,有几分学问的人,要是能猜中一定数量的灯谜,摊主便会赠送一盏花灯,若是不识字的人喜欢花灯,那就只能掏钱买。

摊子上有不少读书人和识字的姑娘在猜灯谜,花灯上的灯谜,清荷仔细看了看,大多都能猜出来,不过她时刻记得她现在是个大字不识的农家姑娘,就算猜出来也不能说。

而清文见姐姐一直盯着那些猜灯谜的人,以为姐姐是羡慕那些人会识字,他拉紧姐姐的手,认真地对姐姐说:“姐姐,你不用羡慕那些人,娘说了今年就送我去念书,等我在学堂里学了字,晚上回家就教姐姐,这样姐姐就也能识字了。”

“好,姐姐等着。”清荷也不解释,就让弟弟以为她在羡慕那些识字的人,这样他念书说不定还能认真些。

当天收摊回家后,一家人也顾不上做饭,把三天挣的钱细细清点一下,又仔细算了两遍,算出三天总共挣了七十四两多,可把一家人高兴坏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早早歇下,庙会结束了,这几天不用赶着时间备货,连着累了好几天,可算能睡个好觉了。

第二天是十八,又是个赶集日,万氏两口子要去摆摊,清荷本想叫爹娘在家歇着一天,奈何不管怎么说,两人都不同意。

说要是时常不去摆摊,客人就该去别的摊子上吃了,清荷劝不动两人,只好作罢。

等爹娘要走了才想起,过两日就要送清文去学堂,家里连笔墨都还没走,最后干脆带着弟弟一块去了镇上。

自家有牛车就是方便,收拾妥当了说走就能走。

不像以前坐村里的牛车,去早了要等人坐满了才走,去晚了又坐不下,要买些东西也不方便,牛车就那么点大,旁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买了些啥,有些脸皮厚的还上手翻,着实膈应人。

到了镇上,一家人齐齐动手把摊子摆好,清荷才带着弟弟去买东西。镇上有三家书斋,她带弟弟去的是其中一家价格相对低廉一点的店。

走进书斋,熟悉的墨香扑鼻而来,闻着淡淡的墨香,清荷心中觉得很亲切,上学的时候每次翻开新书,闻见的就是这股味道。

店里的伙计有眼色,姐弟俩一进屋,便迎上来热情地招呼道:“姑娘可是要给这位小兄弟买入学用的东西?”

“没错,麻烦小哥帮我们介绍一下,家里弟弟入学,要买些笔墨纸砚,不需要太贵的,好用就行。”这些笔墨纸砚,清荷也认不出个名堂,有伙计帮忙最好。

“两位这边请。”伙计带着两姐弟拐过店中的两个大书架,来到墙角的架子旁,指着上面的货物介绍开来。

“姑娘请看,这上一层的白纸,适合学过一段时间后使用,二十五文一刀。下一层的纸略厚,颜色偏黄,适合初学者练字,一刀二十文,姑娘看需要哪种?”

清荷听得暗暗乍舌,都说念书费钱,是真没错,最便宜的纸都这么贵,普通人家有几个供得起读书人。

她思索了片刻后,要了三刀二十文的纸,一刀二十五文的纸,两套笔墨纸砚,一套普通的清文用,一套中等的做拜师礼用,光这些东西就去了一两多银子。

付了钱,拎着东西往摊子上走,她一路想着接下来的安排,首先要抓紧时间把屋头的山头买下,多打几个地窖,把村里能收的红薯都先收回家。

开了春,地里头忙了起来,找人种地的事也要安排上,还要建房子,细想起来事情还真不少。

不过也不能急,一样一样地做好,慢慢来,心急了容易出错。

一路上,清荷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察觉到姐弟俩身后一直有人悄悄跟着。

送拜师礼

跟在清荷身后的,可不就是对清荷姐妹心生邪念的花花肠子郑元庆。

庙会第一日,郑元庆从他娘手里哄了二两银子,当日就霍霍了个干净。

晚上一身酒气地回到家,气得他爹连夜收拾了他一顿,把他关在家里,连着几天都不准他出门。

明日就要开学,他说要出来买些笔墨,他娘才偷偷放他出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