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不要脸,她是非常有经验的。
待到宴请那天,陈皎特地精心打扮了一番。
马春给她梳了高髻,头上一套花冠,妆容清丽淡雅。
一袭松花色交领齐腰褶裙,半臂荷叶袖俏皮飘逸,内着姜黄大袖衣,蔽膝与腰带同色,上俭下丰,奢丽脱俗。
陈皎站在衣冠镜前打量,她满意地扶了扶鬓发,说道:“马春的手艺甚好,比我阿娘还厉害。”
马春露出小得意,“我们九娘子是最俊的,今日宴饮,各家的女眷也会聚到一起,断不能被她们夺了风头。”
陈皎抿嘴笑,马春送上孔雀羽扇,她伸手接过。
女郎都爱红妆,就算在男人堆里刨食吃,也不能耽搁她爱美的天性。
看时候不早了,二人收拾妥当出行。外头的吴应中和徐昭早就候着了,见陈皎这般花枝招展出来,不由得多瞥了几眼。
陈皎丝毫没有女儿家的忸怩,落落大方问吴应中道:“吴主记,今日我这身怎么样?”
吴应中点头道:“九娘子生得俊,甚好。”
陈皎喜欢听人夸赞,又厚着脸皮问徐昭,徐昭严肃道:“九娘子去捞钱还是低调些好。”
陈皎:“……”
吴应中:“……”
瞎说什么大实话!
几人各自上了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薛家的庄子。
待他们抵达时,已经有不少士绅到场了。得知陈皎等人到来,薛良岳携带家眷接迎。
今日天气好,骄阳似火,陈皎由马春搀扶进庄子,身边的仆人手持青伞遮阳,吴应中和徐昭等人跟在两侧,排场十足。
薛良岳携妻儿上前行礼,周边的女眷们忍不住频频窥探那抹亮色。
薛良岳奉承道:“九娘子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呀。”
陈皎应道:“薛郎君心系魏县百姓,愿出资修路,可是当地百姓之福。”
双方客气吹捧,你一言我一语,薛良岳欢欢喜喜把众人请进前厅那边。
途中不少人主动打招呼,有女眷,也有士绅,陈皎皆彬彬有礼给予回应。
些许女郎不禁对她心生好奇,毕竟陈九娘的名声几乎整个惠州都知晓。
如今得见真人,见她模样生得俊,还能像男人那样走出来,无不感到稀奇。
这不,有目光短浅的妇人私下里八卦,压低声音道:“一个女郎家,却混迹于男人堆中,不成体统。”
她旁边的妇人也接茬儿道:“是啊,瞧着年岁不大,本该好生待在闺阁里待嫁,却跑出来东走西跑的,日后哪个男人敢娶她?”
这群后宅妇人到底接受不了未出阁的女子在外张扬,扎堆热议,无非是觉得男主外女主内才是正统。
也有人抱着羡慕的眼光,觉得陈九娘能得抬举,威风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