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水刊论文4篇,100积分。】
林叶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换啥,就在林叶准备抽奖的时候,系统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叮,发布任务一,进阶课程强化。
();() 宿主现在数学基础已经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可以开始本科阶段数学系进阶课程的强化。
要求:精读进阶课程《泛函分析》、《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点集拓扑》、《抽象代数》。
最后完成系统布置的四百五十道题目。
温馨提示,可能有学科交叉题目。
限时两个月,超出时间将会默认任务失败。
奖励:数学经验1000,积分500,抽奖机会*3,随机科学经验300(可用于融会贯通)。】
两個月,林叶有些头大。
虽然这些课程都已经学过了,但是以系统出题的难度,
两个月时间,四百道题目,时间还真有点紧。
这些课程全部比《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课程难。
不过自己现在基础打得牢靠,加上之前学过,抓紧时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叮,发布任务二,国赛的牛刀小试。
数学不仅仅是枯燥理论,还有伟大应用。
而国赛就是数学的一次小小的应用。
要求:不依靠系统出产的物品,取得数模国赛高教社杯。
奖励:数学经验2000,积分500,抽奖机会*5,融会贯通经验1000,随机科学经验1000(可用于融会贯通)。】
看到这个任务,林叶久久无语。
尼玛,高教社杯,那可是高教社杯!
数学建模竞赛举办24年以来,全国双非高校拿高教社杯的只有一个学校。
整个西南地区也只有电大拿过一次高教社杯,锦大都没有,隔壁的渝大也没有。
简直是不当人。
而且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不是看一个人的实力,还要看队友的实力。
建模、编程、写作,三个位置,都不能出现任何一个短板。
但凡有一个短板,可以直接宣布凉凉。
每年国赛都有来自海内外的高校参与,参与人数高达16万+,
帝都大学、水木大学、英国的学校、亚洲各个国家学校的精英与天才都会参加,竞争难度堪比逆天。
那得有多完美的论文与答辩才能拿高教社杯啊。
而且很多大三大四的数模队伍已经配合过好多次,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数模竞赛,默契程度甚至达到一个眼神都能够懂队友什么意思。
林叶现在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队友。
两个月,又要完成任务一,还要准备国赛,还要拿高教社杯,林叶双眼有些发黑。
这个任务二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 这比数学竞赛初赛决赛拿第一还要难。
林叶不怕数学竞赛遇见神一样的对手,
但是是真的怕数学建模国赛遇见猪一样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