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有些着急:「不知道你父亲今日如何。」
她担心,也有些暗喜。
因为他们进京才三天,这麽快皇上就召见了,说明夫君在皇上面前是挂了号的。
等林海从皇宫回来,已经是下午了,接下来几天他没有再出门,哪怕荣国府那边也派了人来请,都婉言谢绝了。
没多久,林海接下来的去处就有了定论。
都转盐运使司同知。
从四品。
林府顿时一片欢声笑语,虽然没有升官,但这是个好职位,而且说明他是皇上面前挂了号的,未来可期。
林烨听到这个,却觉得眉心一跳。
盐铁都是朝廷专管,而盐和众所周知的盐商是出了名的富裕。
他记得在原着中,林妹妹的父亲就是在巡盐御史这个职位上去世的,这个职位在大盛朝是从三品,非帝王心腹不可为,看管着朝廷的钱袋子,重要性不言而喻,据说原着中他的死亡跟政治斗争有关,现在他还年轻,林妹妹还没有出生,但他确实简在帝心,而且现在就进了都转运盐使司,成了同知,未来他是不是依旧会成为扬州的巡盐御史?
林烨觉得很有可能。
那他未来还是会病逝於任上吗?
林烨的焦虑其他人一无所知,全府都喜气洋洋的为林海庆祝。
荣国府那边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顿时也乐了起来,史氏还提出想要大摆宴席,「我们两家好久没有传出喜事了,趁这个机会,大家好好乐一乐。」
贾赦点头:「母亲说的是。」
贾政也赞同,但王氏觉得不对,这是林家的喜事,跟他们荣国府有什麽关系?
只是这话她也只能心里腹诽,没有她拒绝的馀地,只能派人过去林府传话。
第11章能改变这个世界
荣国府大摆宴席的提议被林海拒绝了,他才刚上任,不想大张旗鼓。
毕竟他也没有升职。
趁着上任前有空挡,原定前去拜访二师兄一家的行程重新提上日程。
林海的这位二师兄名叫刘蕴,字千意,寒门出身,考中进士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如今已经将近五十。
他有二子二女,长子一家在外地为官,次子也是幼子,名刘湾,如今才十岁,这回林烨过来做客,就是他负责招待。
他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因为他今天的客人才六岁,他还记得自己六岁的时候有多麽调皮捣蛋,好在,事情没有往糟糕的方面发展。
这个弟弟早熟,一点都不胡搅蛮缠,说话有条有理,只是他的好奇心实在太旺盛了一些,缠着他不停地说鸿胪寺的事。
刘湾多少知道一些父亲的工作内容,但机密的没有,太详细的也没有,没多久就把自己的知道的倒了个乾净。
林烨也从中知道了不少消息。
比如林海的这位二师兄是主动运作调到鸿胪寺来的,虽然做到鸿胪寺的老大,鸿胪寺卿也才正四品,但他对这方面感兴趣。
大盛国邻国不少,有大有小,他主要负责的就是南边,他为此学了好几门语言,书房里也有不少相关书籍。
所以刘湾被掏乾净了存货之後带他来到书房,看着这些书籍,林烨热切:「我可以借看吗?」
刘湾大气一挥手:「自然可以。」
看书好啊,看书就不会问的他绞尽脑汁了。
在两个小辈被打发到一边的时候,在书房里的两个大人也在谈起他们。
刘蕴语气赞叹的提起林海的这个独子:「师弟,你养了一个麒麟儿啊,小小年纪,进退有度,如今已经读到《大学》了?」
林海忍不住露出微笑:「只是有几分聪慧罢了,你可别当面夸他。」
他在外面从不会当面应承,甚至连儿子过目不忘也从不向外人提及,就担心儿子听多了夸赞的话,失了平常心,一旦骄傲自满,那就会忘记怎麽前进。
刘蕴失笑:「一块美玉不是你不夸,别人就看不见的。」
他这是第一回见,就忍不住在心里盘算自己的孙女能否和他匹配,可惜,他家的门第低了些,不然怎麽也要开一回口,「对了,你接下来要忙了,之前孩子的课业有你安排,接下来可有了合适的人选?要是你忙不过来,孩子有什麽问题,你让孩子别见外。」这就是答应在他顾不到的时候,帮忙指点了。
林海正有此意:「那以後少不得要叨扰师兄了。」
说来也怪,孩子出身富贵,自幼锦衣玉食,但他的文章丶观点却十分朴实,时常从平民百姓角度切入,内容也讲究实用性,跟出自寒门的二师兄一个画风。
他拿出了一些儿子的文章给刘蕴,刘蕴看了,忍不住抚掌大笑:「这正是我们的缘分。」
林海早就给儿子筹划好了,等儿子大一些,考取秀才功名,就去金陵的松阳书院就读,如果能顺利拜入大儒门下最好,若是不能,他的同窗也会是他在官场的一大助力。
没多久,林海正式上任,林烨的夫子周正防也到了。
这是一位举人。
年纪比林海还大一些,根据林海所说的,他年少科举之路顺畅,秀才一次就过,但之後科举路就坎坷了,在二十出头准备参加秋闱的那一年,他的家乡遭了水灾,耽误了他那一次的乡试,然後他的祖父母先後去世,守完孝,去参加秋闱,考到一半,发烧昏迷,捡回一条命,理所当然落榜了,这个打击还没过去,家里又遇到了些困难,於是他去给人做了几年的师爷,再去参加秋闱,这一次终於过了,他就辞了师爷的活,到处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