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创造一个角色的关键点是什么 > 活在角色里是什么意思(第1页)

活在角色里是什么意思(第1页)

“活在角色里”是什么意思?

我在上一讲中提到的所有资质,对于演员“活在角色里”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在角色里”的演员是有创造性的演员,单纯模仿各种人类情感,而非每次都有内心感受的演员是“机械式”的演员。两者之间的差别,等同于人和牵线木偶的差别,抑或画作与照片之间的差别。无论一幅照片多么优美,都无法称之为艺术作品。它仅仅是复制品,是对生活的机械性重复,是印戳——而画作却是独一无二的,是个性化创造的“更好”的生活的一个断面。

“活在角色里”的演员在扮演角色时,每一次都能唤起崭新的、鲜活的情感。有时候,对于同样的情感,他的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仅仅是紧循着主要问题的基本轨迹,却不是死抱着机械的舞台动作不放。

对于周围的一切高度敏感的有创造性的演员,应该能够在所有的状况和境遇中挖掘出生活的真谛。例子:赫尔曼·海厄曼斯#pageNote#0的《好望号》(TheGoodHope)中有一场戏#pageNote#1,母亲劝说儿子不要畏惧大海,跟着下一艘船远航,为此向他展示了一对雕工精美的珊瑚耳环;她许诺说,只要他起航,就把耳环送给他,并指着上面雕刻的船只描述它们的美。在该剧首演之夜,道具师忘记把耳环放进抽屉里了。饰演母亲的女演员处变不惊,手持想象中

的耳环开始描述,她讲得如此流畅,以至于观众竟然相信自己看到了耳环。演出结束后,有几个人还询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是从世上哪个地方弄来了这样一副精美的耳环。

有创造性的演员会专注地倾听自己的心声,他从不尝试臆造什么新情感,而是借助想象力的推动,把自己的情感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呈现。他并不看重自己角色的外部效果,而是聚焦于其内在的、精神的层面。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说:“他不爱艺术中的自己,只爱自己心中的艺术。”他无时无处不在锤炼自己的艺术。他不寻求由脚光、观众、掌声、服装、布景、包厢中的女友等等所装点的虚幻的轰动——他唯一需要的就是面前有一个确定的问题。

一般来说,有创造性的演员所偏爱的文学作品,不唯具备文字之美,更拥有伟大的、永恒的主题——因为唯有它们可以向他提供精神食粮。这样的演员属于舞台剧中的“艺术家—创作者”级别,而人类情感的“演员—模仿者”则停留在戏剧中所谓的“小角色”之列,裹足不前。

“活在角色里”意味着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为了解答戏剧的或真实或幻想的问题,而彻底地交付出自己的精神和身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