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创造一个角色的关键点是什么 > 1955年1月(第1页)

1955年1月(第1页)

1955年1月

在给你的角色选择本质特点时,要考虑到你自己。所有角色身上都有一个本质特点是属于你自己的。你不必在那个特点上面费力气。但是你的特点中如果有一个跟角色格格不入,你要有意识地努力把它清除掉。至于那些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普通特点,要么完全不强调,要么选择其中一个来冲抵你自己天生的特点。

尽你所能来简化人物。理想的状态是找到一个词语,由此入手来创造人物。不要过度分析本质特点。你会变得过于理性和复杂,反而无法呈现真正重要的特点。

在头脑中分析和创造人物是一回事,把自己当作那个人物却是另一回事。记住,在你塑造一个人物时,你本人的个性会消失殆尽。找到并非你的本性却贴合于人物的特点。不要套用先前的性格化或者个人的习惯。

不要循着最省力的途径前行。你必须摒弃你的日常举止和姿态,构建出一个有着别样背景和环境的人物。为每个角色找到特别之处。即或扮演一个毛毛躁躁的家伙,你也要力求准确。舞台上的准确令人震撼;在舞台上,我们不能表演“大约”“近似”,或者“本应如此”。

只有真情实感是不够的。要沉下心来思考,找出细节。不要在排练中寻找细节——那时已经太迟了。到了排练阶段,走位和技术上的事才是顶顶重要的,精彩的细节已

经消失不见了。是的,在排练中偶尔会有灵光闪现,但那是幸运,不是惯例。

用你的全副身心来思考,而不仅仅是运转你的头脑。然后试着演绎你关于人物的想法,看看是否行得通。如果行不通,就丢开它,另起炉灶。

永远要寻找特定的事,但是绝不要模仿特定的人。你可以博采众人之长,但是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要确保不是在模仿。脑海里只有一个人的形象是危险的。观察人们——行走的步态、情感的表达方式等等——会让你受益匪浅。但是要把观察的结果化为人物,从其原型身上剥离。

学习用人物的“头脑”来思考,设身处地地体会他的想法和情感。找出人物的形体,这样一来,如果你需要扑向烈火,你也会像人物那样奔跑。

不要依赖于你对人物的第一印象或者第一看法。我们究竟何时才能把握住人物,那可说不准——有时候在背景中,有时候在最后一幕,有时候却是在戏演完之后。要想获得源头活水,就得一再返回剧本,一遍遍重读。

绝不允许作为角色的你对作为角色的自己表示怜悯,除非你扮演的是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观众看到自哀自怜会感到厌恶。你必须塑造出种种强烈的性格,而不是在四升水中添上四分之一茶匙的糖。

记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要爱你的人物,否则它就会沦为一幅漫画。即使人物

是笑柄,你也要温情以待。我们必须在怪相中挖掘出人性。我们也必须在恶棍身上挖掘出人性。我们历来要在人物身上找出高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如果你扮演恶棍,那么问问自己:他何以成为一个恶棍?我们要同情他生命中坠向深渊的这一阶段。而且,每一颗心灵都有柔软之处。在恶棍心中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善良,邪恶会因此更加引人注目。

不要让性格化压倒人性。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角色。

这事解释起来有点儿困难,但是艺术家应该把自己奉献给他的创作。角色比艺术家更重要。不要仅仅展示你自己。你必须集中注意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艺术家,呈现一个人物。记住:我们的艺术,难就难在我们既是工具又是艺术家。不要对打磨你的工具、练习你的“音阶”感到厌倦。做一个永不止步的完美主义者。把你所学的一切应用到你一天24小时的生活中去。为了你自己而专注聆听别人的台词。不要批评他们,要以之来校正自己的表演。

当你有了一个角色,你就要一天24小时活在角色里。角色必须始终待在你脑海深处,无论你是在买香烟、煮咖啡,还是玩儿得正欢。

你为五感所下的功夫会有助于你观察他人,有助于你成为一个极其敏感的演员,无论是在舞台之上还是舞台之下。你对舞台上的人和事将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做

出更动和调整。但现在你还像盲人一般。你必须学会见识世界和世人。

通过观察,你会发现类型其实并不存在。不要盯着别人不放——只是观察,试着揣测他们的背景、脾气和情绪。我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我名义上是你们的教师,但是诸位知道我从你们每个人身上获益几许吗?

只要你观察了,就能记住,尽管未必是刻意的。用不着专门翻检存货。如果角色有这个特点,你总能记起,尽管你未必说得出是何时、何故或者何处得见。重要的是这种工作方法,而不是你对别人的揣测是否“正确”。

在向别人问好之前,先试着体会一下他们的感觉,当成练习坚持一段时间。

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模仿其他任何人的表演——哪怕是天才的。

未来的戏剧是属于你的。你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来表演。

当你学习舞蹈时,起初你难免做得准确和机械。即使你把舞步的每个细节都学到了家,它也称不上是舞蹈。只有当它变成了你自己的,它才是舞蹈。

无论冒出什么念头,都要充分尝试。

我们必须探索人性的深度。除了那些活在你心中的时刻,整个世界别无意义。

不要单单仰仗心智。有比这个更高一等的东西——就在剧作本身。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当你完成了一个片段,并且演得正确无误时,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要停下片刻,享受自己

的成就——这一刻会激发你去完成另一个片段。如果毫无乐趣可言,你就什么都创作不出来。动用你的幽默感,否则你不会有创造力。

经历了那些真正有所创造的时刻,你付出了许多,会暂时感到内心空空如也,陷入绝望。你会觉得自己已经失败了。你肯定不满意——但是你必须爱上这炼狱般的奋斗。就我而言,我喜欢创造角色的过程,但是在首演过后,我总会陷入绝望。

一旦空虚重新变得充实,你就能乐在其中了。你收获了赞美或者有益的批评。第二场你演得很带劲儿,但是演出其实可能一塌糊涂,因为你已经飘飘然了,没能凭着直觉,有创造力地扮演你的角色。

我在表演时从不安于平静。在《炉边蟋蟀》中,我只有三句台词,但是一直待在舞台上。有人指责我的表演讨好观众,我否认。最后我请一位演员来观看演出。那已经差不多是第200场了。他来看了,他说我太爱这个角色,以至于每次都有新花样,观众每次也都给予回应。结果观众不再关心情节,只顾瞧我了。他说,回家去把你的表演回顾一遍,然后只做到三分之一的程度,但是每次都别出心裁,每次都有真情实感。创造力必须永远处于符合一场戏的心理状态范围内。

被某事某物所吸引是一种非常强劲的冲动。在你的角色中找出它格外吸引你的一部分——

然后呈现出来。

有些演员创造角色不是发于中而形于外,而是借用某些表层的情感。他们只扰动自己的神经末梢。他们可能歇斯底里却没什么创造力。每个角色都是演员本人。他们把一切都展露无遗。记住,你的内心有丰富的宝藏。不要每次只拿一两样出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过去常说,如果说音乐只有7个音符而作曲家就无法穷尽其组合的话,想想看,人们要是有96个音符能做什么!演员的悲剧就是只拿两三个音符做排列组合就满足了。对你自己说,我想获得96个音符——形形色色的思想与情感。

我是谁?我在何处?我在做什么?永远想着回答这三个问题。有些演员无意识地循着最省力的途径往前走,依赖并指望灵感来帮忙。但只有在你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时,灵感才会成为你最亲爱的客人。

有了爱、至善和美,毫无疑问,最终的结局必是喜悦。别怕犯错,非此无以完善自己。我希望你着手培养这种态度。我不是在说教。我是要尝试一点儿一点儿地把你引入我们所称的创作情绪。如果你在登台之前没有一种麻刺感,就只能照本宣科地演戏。

我希望你们相信,凡有所想必有所成。如果你感到疲倦,花上几分钟时间集中注意力,然后再面对精益求精这一令人陶醉的工作。采取这种方式,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想,我们就可

以有活力、健康和创作情绪。

永远不要自满。沉浸在你的成就中享受片刻,然后继续前行。但是不要揭旧伤疤,再刺激它;不要没完没了地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这样做就仿佛你栽下一棵植物,在它开始生长的时候,你却把它拔出来,研究它的根,然后再种回去。你要是总这么种了拔,拔了种,这棵植物就死定了。

永远不要试图评价你自己。有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兴高采烈地走下舞台说:“哦,今晚棒极了!”涅米罗维奇-丹钦科从剧场里出来却对他说:“您今晚是怎么搞的?”所以你瞧,演员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

当你在表演时,你没有权力一边演一边批评自己的演出低俗乏味。这个罪过就像是杀死一个儿童。你的责任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奉献给观众——彼时彼刻你力所能及的最佳表现。批评和啜泣都等到表演结束之后再说,在舞台上你不能出戏。就角色诠释得正确与否进行自我批评不是你的本业。在诠释角色的时候,对走位、其他角色、你的角色、你的角色的所给与所取,你都要胸有成竹。把这一切都交给你的艺术生命来完成,赋予它们生命力,至于“我做到了吗?”这个问题,可以从观众的反应中获取答案。

每一部戏中都会有一些令你不满意的时刻。那些自得自满,躺在荣誉簿上随波逐流的人都完蛋了。我希

望你一直有绝望的时刻。这是好的、健康的征兆,你会不断进步的。

如果你没有自信,又怎么能推销自己呢?你们中有很多人会自己吓唬自己。这是非常好的、谦逊的态度。谦逊是真才华的构成部分。然而,心生怯意,躲藏在黑暗的角落里却是错误的行为。

舞台能量——如果你解决问题时没觉得乐在其中,你就永远不可能克服问题。如果兴致盎然,你的情感会处于一个更高层次,你的想象力也会更活跃。你是否见过比赛之前的赛马?这正是演员在表演之前应有的状态。你不妨私下里找找看,有什么能够让你像比赛之前的赛马一样。要获取艺术能量,这种力量可以切断外界、过往——一切。要拥有多于表演所需的内心能量,然后再把它压缩。观众希望感觉到演员有“更多的东西”提供给他们。身为演员,你登上舞台之际必须怀抱巨大的内心能量。它有如火焰、基石和支柱,必须发扬光大。舞台要高于生活。如果我们仅仅是为生活拍照,那就是为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没人会感兴趣。观众会觉得自己比演员懂得更多。随时随地磨炼内心的工具,跳出日常生活的层面。学习如何让头脑和心灵进入兴奋状态。这种状态能为你和你的观众制造出判若天壤的演出效果。即使演员情绪低落,追忆一下激动人心的时刻,也能让你瞬间打

起精神。材料来源丰富也会把紧张感降到最低。回溯你的童年时代,储存两三次兴奋的经历,在每场戏之前使用它们。在剧场中,如果你的能量传递不到第四排,你难免会提高音量,暴露出你在演讲和嗓音方面的所有瑕疵。你必须有足够的内心能量才能掌控并留住观众。在一个小空间里,你必须对这种力量收放自如。除非你能够找到那种专业的感觉,否则你就会没有底气,声音尖锐,大喊大叫——却不被理解。在电影、广播和电视中,或许并不是在表演的当时就有观众。但你必须训练自己,哪怕现场只有两个舞台工作人员,你也要把他们当成观众。但你的内心情感必须百分之一百地到位,但不能是硬挤出来的。如果你的艺术创作得对路,你什么都不需要改变——只要根据媒介做出调整即可。

幽默感——你们都需要演员的幽默感来提升自己的表演,使其超拔于日常水平之上。在缺乏严肃性和具备幽默感之间有一道分野。你快乐而幽默地表演得越多,能够带给观众的也就越多。不要没完没了地杞人忧天。你又不能预报地震!接受我的建议,把所有妨碍你开心起来的理由统统丢掉,一丝一毫也不留。正如我刚开始说英语时经常讲的一句话:“愉快,爽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