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璃聽見這話總算明白怎麼回事了,頓時怒不可遏。
自己還未出嫁,這次回來本來就是做個天下人看的——表明未來國母是個知曉孝道禮儀之人。
結果自己這腦子不夠用的額娘在後面拼命扯後腿,只顧著擠兌老對頭巴雅拉氏,完全不為自己的女兒著想。她也不想想,皇后還沒出嫁就把嫡母的院子搶了,這話傳出去別人會說得多難聽!
康熙帝雖說之前就聽青璃說過她額娘的種種難言之舉,可也沒想到能生出孝昭皇后和青璃兩個冰雪聰明女兒的舒舒覺羅氏,竟能愚蠢到這個地步!
康熙帝不便多言,免得傳出皇上偏袒皇后或者皇上不滿皇后之言,只能借著衣袖的遮擋,捏了捏青璃的玉手,示意她冷靜下來。
不管如何,都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斥責自己的額娘。
青璃長長吐出一口氣,蓮步輕移來到巴雅拉氏面前,當著族人、奴僕的面,鄭重其事地朝嫡母行了個深蹲禮,口中也誠懇道:「此事是女兒之錯,讓嫡額娘受委屈了!女兒是晚輩,怎能越過嫡額娘。」
隨後又吩咐墨竹帶人去幫巴雅拉氏重收拾正院,不等巴雅拉氏推拒,青璃又拉著她往待客的正廳走去:「嫡額娘隨女兒一起去歇歇腳,也讓女兒給你斟茶認錯!」
康熙帝看著一向驕傲的小阿璃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低下身段道歉,就是一陣止不住的心疼,眯了眯雙眼寒光四溢地盯著人群中的法喀。
法喀被康熙帝看得渾身抖如糠篩,大冬天額頭竟也冒出了汗,萬分後悔自己沒有攔住額娘犯糊塗。
巴雅拉氏是個明白人,她當然不是故意給青璃難看的,畢竟自己和一雙兒女以後都要仰仗著青璃過活。只是舒舒覺羅氏口口聲聲說青璃尊貴非凡,必須入住正院,巴雅拉氏也無法反駁此言,只能任由她趾高氣昂了。
巴雅拉氏當下表明態度:「這跟三格格無關,是臣婦想著三格格在家也就這幾個月了,而且之前在宮裡也多虧了您陪伴照料孝昭皇后,臣婦定要讓出寬敞的院子讓三格格好好歇息,臣婦鐵了心如此做沒想到卻考慮不周了。」
巴雅拉氏此言不僅把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更是點名了青璃入宮侍疾的勞苦功高,以及她在暢春園獨自為姐姐守孝一年的孝順仁義。
倒是聰明。
康熙帝本覺得法喀年長又跟青璃更親近,打算試試能不能掰正他的性子,讓他承爵。今日一看,倒是覺得阿靈阿可能更合適,親娘清醒,想必兒子也不會蠢到哪裡去。
最重要的是,承爵之人必須知道他們是靠著誰才能入了朕的青眼!
第37章
一群人有條不紊地進了正廳,青璃說到做到,當著他們的面給巴雅拉氏斟茶認錯。
巴雅拉氏也強忍住緊張不安,鎮定地喝完茶後扶起青璃嗔怪:「你這孩子一向都這麼乖巧規矩,明明是額娘的過錯,卻難為你小小年紀處處妥帖。」
任誰看了,這都是一副多麼和諧的母女情深圖啊!
當下就有機靈的族人讚嘆:「嫡福晉仁愛女兒,三格格恭謹孝順,可真是咱們鈕祜祿一族的表率啊!」
其他人也紛紛出聲附和:「不僅是咱們鈕祜祿氏的表率,更是堪為大清楷模啊!」
康熙帝給了這個馬屁精一個讚賞的眼神,更是引得其餘眾人舌燦蓮花的吹捧。
好不容易等族人們都散去了,大廳里除了康熙帝和青璃,只留了巴雅拉氏、舒舒覺羅氏、四妹妹錦凰、還有家裡的五個兄弟。
五兄弟分別是:青璃的同胞三哥、十五歲的法喀,其餘妾室所生的十四歲的四弟顏珠,十一歲的五弟富保,九歲的六弟尹德,以及嫡福晉巴雅拉氏之子、九歲的七弟阿靈阿。
巴雅拉氏看著皇上和青璃不太好看的臉色,立即跪地行了大禮,卻不發一言。
青璃雖然惱火,卻不會遷怒旁人,更何況是剛剛幫自己圓回場面的嫡福晉。
親自起身扶起了巴雅拉氏:「嫡額娘不必如此,此事你是受害者,我還要感謝你剛才沒讓我丟了名聲!」
親手把巴雅拉氏安置在自己的下位置坐好,青璃轉過頭看康熙帝:「皇上您先回宮吧,我要處理點家事。」
康熙帝從善如流,卻不忘表明自己的立場:「遏必隆過世太久,鈕祜祿府上確實有點失了規矩,但朕相信你都能處理好的,別累著自己。」
銳利的眼神掃視一周,給足了他們壓迫感:「鈕祜祿府上的事情你都可以一言而決,包括遏必隆的爵位,你比朕更了解他們,朕相信你的判斷。」
「朕把魏珠留給你使喚,有什麼事情隨時給朕傳信。」
魏珠是乾清宮的副總管,負責康熙帝身邊包括情報在內的很多暗中工作,跟梁九功一外一內,可謂是康熙帝身邊的左膀右臂。
青璃真心地笑了,為這個男人的體貼和周全:「皇上放心吧,我在你面前都沒吃過虧,他們還有人敢委屈我不成?」
廳中立著的眾人聽到此話,腰彎得更深了。
等送走康熙帝,青璃也沒立即開口,先好好地喝了盞茶,才撂下杯子。
舒舒覺羅氏從皇上的龍威中緩過神來了,見只有自己女兒坐在上就忍不住想抖一抖。
尤其是看到老對頭巴雅拉氏坐著,自己卻跟著後輩們立在廳中,當下臉上一陣臊紅,再也忍不住連聲埋怨起來:「乖女兒啊,你胳膊肘怎麼向外拐呢!」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