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骤然沉船,水深河阔,而她连船上的人都不认识几个,京城的官话说得都不是甚好,生得也纤弱……
谢璧不敢深想,愈发不分昼夜的在京城寻妻。
谢老夫人也被儿子不管不顾的模样吓住了,日日念佛吃斋为江晚月祈福,前两日她还盼着江晚月回来,到了第三日,开始心疼儿子:「人的命天注定,她在碧胧峡什麽大风浪未曾见过,从小长到大也没事儿,怎一个小小的西河就有了闪失?儿啊,这都是你和她缘分浅……」
「母亲。」谢璧打断谢老夫人的话,语气坚决:「晚月不会有事的,她是儿的发妻。」
既是发妻,怎麽会缘分浅呢?
谢老夫人怔了怔,从前他觉得儿子对江晚月是淡漠疏离的态度,如今瞧着,倒也有几分真情。
毕竟儿子是个心软良善之人,一日夫妻百日恩,他自是不能坐视江晚月失踪不理会,谢老夫人道:「我知你向来守诺重责,她是你媳妇,如今出了这麽大的事儿,你自觉得对不住她,对不住江家,没尽到丈夫之责,可各人有各人的命数,是她命中该有这一劫啊。」
谢璧摇摇头,沙哑的嗓音说不出话。
不是命数,是自己未曾尽到夫君之责。
谢老夫人顿了顿道:「娘也知晓你挂心她——不过还是让下头人去寻吧,这麽多双眼睛盯着,也不少你一人。」
谢璧摇头道:「晚月不归,儿日夜难安,难以做事,娘莫要难为孩儿了。」
他这几日未曾合眼,只要一合眼,就能看到妻苍白中透着几分倔强的脸庞,心中便蔓延窒息的沉痛。
「老夫人也是挂心郎君的身子。」明妈妈又对谢老夫人道:「郎君心善,一夜夫妻百日恩,自是放不下的。且让郎君去寻寻吧。」
谢老夫人望着儿子杂乱的胡茬,泛红的眼眸,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儿子向来爱洁讲究,这几日却如丢了魂魄般。
谢老夫人也说不出什麽,任由儿子去了。
谢璧一走,明妈妈便道:「老夫人不该此刻劝阻郎君,夫人生死未卜,他正心焦呢。」
「你说……晚月那孩子真出事了?」谢老太太心里也难受,纵使她素来看不惯江晚月,也不忍娇花嫩柳般的人儿真的没了性命:「她是河岸边长大的,按理说不该啊……」
明妈妈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难受。
当时她们急着弃船逃难,竟无一人想起江晚月……
到现下还没有消息,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她又宽慰了老夫人几句,陪同老夫人一起礼佛,顺带商量起江晚月的後事。
当夜,江晚月带着大福,来到河畔的谢家庄子。
庄子甚大,扩建後约莫有三四百亩,因此处地僻,唯有几个仆妇偶尔巡视打扫,还有几个仆人是专门看管大福的,江晚月趁着月光从後门进入庄子时,整个庄子万籁俱寂。江晚月来过几次,对此地形甚是熟悉,先换下湿淋淋的衣裙,又泡了个热水澡,她在自己的房里寻了寻,还真有乾净的衣裙,在京城这些时日她皆是由丫鬟们细致伺候,颇费了一些时辰才将衣衫穿好,待全身收拾爽利,江晚月才坐下。
坐下才觉饥肠辘辘,她凑着方才的火,拉出放在柜子里的双耳锅,这锅还是阿文笛儿当初来京时送的,她不好带入谢府,便放到了此处,没想到还能有派上用场的这天,可惜并无鱼炖,江晚月煮了碗热腾腾的面,又翻出一小瓶酒,凑着月光缓缓饮酒。
月光的清辉洒在屋檐上,如同覆了一层薄薄的霜雪,让人瞧着只觉透亮清澈,心思也亮堂了。
江晚月对着月光轻轻笑了笑。
朋友带来的家乡锅具,煮出的面热气腾腾,一口一口吃着,好像让她又重新拥有了力气。
足以回家的力气。
她想回家。
回被父亲,母亲,外祖爱着的家,被友人牵挂,被乡亲环绕的碧胧峡。
出嫁那日,碧胧峡渡口,外祖亲自为她披上斗篷,语气沉沉:「晚月,你是外祖娇养大的孙女,不是送去京城受委屈的,在京城但凡受了委屈,定要告知家里。」
当时江晚月弯眸,轻轻笑了。
她去京城,是嫁给喜欢的人,这是上天的成全,怎麽会是委屈呢?
她还是太幼稚了。
因为她太过喜欢,因为只有她喜欢,这门婚事,才会有数不清的委屈。
江晚月慢吞吞吃着面,眼泪无声滚落,落在碗里,落在手背上。
一滴一滴,滚烫灼人。
江晚月抬眸看月亮,月亮的轮廓也模糊了,宛若轻云遮蔽。
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和父母夜登碧胧峡周边的高山,想去山顶看月亮,江晚月走到半途,因为太累想要放弃,父亲笑着鼓励她道:「月月,你既想望月,怎能怕累怕难半途而废呢,咬咬牙,登顶後定能看到美景。」
她咬着牙往上攀爬,一步一步,离月亮似乎越来越近,等到山巅,月亮如巨大银盘呈现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
那确是她未曾见过的美景。
父亲笑道:「月色在山巅,一心抵万难,」
一心抵万难。
江晚月之前总是想,爱人也该如此。
所以她咬牙忍泪,如同靠近高悬天际的月,一心一意,一步一步靠近高不可攀的谢璧。
可爱人和爬山是不同的。<="<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