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淦州大坝後,众人起先都是不信的,直到他们亲眼,才如梦般恍然。
大坝建好的次日,谢璧率领修坝众人,告慰了江延之墓,并着人将此事立碑,并将事情写於奏摺之上,连夜送往京城。
淦州大坝成了最沉默,最有力的证据。
见证了江延一腔热血满腹才华,却被人暗害,含恨而终。
也见证了谢璧不惧天道,查明真相。
此事震动朝廷。
但少帝却迟迟未发一言,只发出诏令,让谢璧速速归京。
谢璧一回京就进了宫,之後再也未曾出来。
皇后暗中传信出来,江晚月等人才知晓,是少帝不愿将此事张扬,怨责谢璧无旨行事,谢璧却执意想将此事的前因後果告知百姓,并正法奸臣,以谢天下。
君臣两人不欢而散,之後,少帝将谢璧关押於宫中反省,想等事态平息後,再将人放出。
江晚月和裴昀听罢,都久久沉默。
他们知晓,为何少帝不愿将此事宣扬。
毕竟,淦州的银两,大多归於蔡冲之手,而蔡冲身为先帝亲近宦官,所取银两,大多为先帝造园置景了。
东都宫闱内的精雅园景,皆是用淦州民众的血泪所换。
但少帝自然不愿将此事公开,以免妨碍先帝声誉。
思虑再三,此事终要有高官承担,少帝将秦凌逮捕入狱。
秦凌一言不发,他知晓,他只需沉默着等风声过去。
凌遇步入监狱中,冰冷的眸光没有丝毫温度:「秦大人,时辰到了,我奉旨来送你一程。」
说着,他摆摆手,立刻有人端来丰盛酒菜。
秦凌见状,登时大惊,旁人倒也罢了,凌遇身为亲卫,身负皇命,直接效忠於皇帝,他不会假传圣旨,因此,皇帝是真的要杀他?
秦凌急道:「是何相怂恿陛下杀我吗?!」
凌遇沉默。
沉默就是默认,秦凌怒道:「何相为何要如此逼我,淦州之事和我无关,我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凌遇摇头道:「事已至此,秦大人就喝了这碗酒,好好上路吧。」
秦凌以为酒中有毒,立刻叫嚷道:「冤枉啊!我真的是奉命行事,当时让我杀人的,就是何相和蔡冲!」
秦凌看凌遇动作一顿,忙道:「我当时初涉官场,也是雄心壮志,当时来到淦州,我也一心修堤,想要造福於民,可之後我就发现了,原来那堤不是不能修,而是有人不让它好。」
他那时也听闻了传言,却和江延一样,只觉得是无稽之谈。
後来,他才发现,事情的真相比鬼神之说更为可怕。
秦凌振振有词:「若没有连年的灾害,朝廷怎会有赈济款,没有赈济款,怎麽养活这麽多官员?!苦淦州一方百姓,却能造福万千官员,让官员们安心为朝廷办事,这何乐而不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