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骂道;‘这个小兔崽子,大腿往外扭。不选自已家人,选别人,路家人,催家人能和你一条心?’
刘一学也生气了,看看选的两位老师,竟然是两位小女孩。
刘一学气不打一处来。
马上来找老爹,弟弟坐在一起骂刘民。
商量争取老师的位置。
“我们家人也都有学问,认识字呀,我们为何没有竞选的资格?”
“看刘民选的两个老师,都是女孩,我家的儿子,闺女也可以的?”
“是,但是,刘民不选你们,为何?”
刘一天叹气道;‘我们和他不和,有矛盾,还有仇恨吧。不行,现在四新社会了,新社会人人平等,我要到村委会理论,村委会理论不清楚,我到公社理论。’
刘一天支持哥哥。
于是,刘一学来到万支书理论。
万支书接待刘一学。
“万支书,村上招聘老师是不是?”
“是的。”
‘但是,为何不会公开招聘,暗中操作,这不民主呀?’
“这事不是我做的,我不清楚。”
刘一学大惊问道;“万支书,你啥意思?”
“这事刘民办理的,你找刘民问问。”
刘一学明白了,万支书这事和稀泥。
刘一学想,找刘民肯定没有戏,刘民死自已侄子,这些年两家闹的不好。
肯定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刘一学思考后,直接到公社告状。
刘一学先后找教委主任告状,找片长告状,找公社副书记告状,最后找到郭魁。
郭魁听到刘一学的告状也感觉都震惊。
当然,郭魁也知道刘一学和刘民的关系。知道两家关系紧张。
刘民恨这位大爷。
郭魁思考一下想,现在这个公社都在招聘老师,现在就缺少有文化的人。
既然刘一学想做老师,那我就给他一次机会,可以让他到其他村子做老师吗。
郭魁让刘一学诉说。
刘一学说了刘民暗中安排路春花,崔莹做老师,我儿子,闺女和路春花,崔莹年龄相仿,为何不给我们机会?
郭魁笑道;‘你家有几人合适做老师?’
“我,我弟弟,我儿子,闺女都可以。”
“行,我安排你们到别的村上做老师可以吗?”
“到别到村上做老师,这事情闹的?”
‘你放心,待遇是一样的。’
刘一学看着郭魁吃惊。
“我们有政策的,只要有学问,都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服务。”
刘一学笑道;“好吧,我答应了。”
“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郭书记,我四十六岁了。”
“你年龄超标了,在十几年你到退休年龄了。你儿子,闺女合适。”
“行,那就让儿子,闺女做老师吧。”
郭魁笑道;‘你回家让他们到教委登记报名就成了。’
“谢谢郭书记!谢谢郭书记!”
“回家后不要和刘民闹矛盾,你们是刘民的亲人,要支持他工作。”
“明白,我们一定支持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