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从珍的喜悦再也看不见了,甚至有些急切站起身说:“瞧我,这么久还没有回去看小娘,那我就先回去了。”
杜从宜见她急成这样,顺势说:“三姐也累了一天早些休息,我正好也要睡了。”
正房的冯氏被今天的变故搞的乱糟糟的,虽然她和杜良镛还没有商量小四的亲事,但是她觉得她这么为小四考虑,也算是善心了,毕竟在她眼前养了这么些年,要说没感情是不可能的。
所以等晚间,她等杜良镛回来,结果一直到午夜,杜良镛才被他身边的人背回来,喝得大醉,完全没有意识了。
身边的张嬷嬷安慰她:“老爷也难得喝一次。”
冯氏没好气:“难不成我还能说什么?才过年而已,他日日出门赴宴,也是为为这个家的前程!”
所以等第二天杜良镛醒来,她还没来得及说都亭侯府的事情,杜良镛就给她放了颗炸弹:“小四的婚事定了。”
冯氏只管给他递茶,等反应过来,整个人都懵了。
“你说什么?”
杜良镛:“小四的亲事定了,再好不过的一门亲事了……”
冯氏难得尖叫:“老爷,你在说什么!你疯了吗?”
杜良镛也被冯氏吓了一跳,皱眉:“你这是干什么?我说,小四的亲事定下了。”
冯氏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蕊姐的事情,和都亭侯府的事情一股脑都说给杜良镛听。
杜良镛都听懵了,好半晌才说:“那不成了,小四定的是端王府有爵位的那房独子。”
冯氏都惊呆了。
“这怎么可能?”
她官人是什么德性,她是知道的,怎么可能攀上端王府?
难不成真遇上泼天富贵了?
她以为杜良镛定的也不过是寻常故交人家,但是都亭侯府那么高的门楣,舍了故交也是可以的。
没想到对方是端王府。
虽说那位老王爷被官家厌弃,但那也是王爷。
杜良镛难得开怀:“我昨日在矾楼和人喝酒,碰巧遇见老王爷,老王爷十分宽和,邀请大家一起饮酒,我与老王爷十分投缘,聊到兴致处,老王爷就说,要不定个儿女亲家,我怎能拒绝……”
冯氏脑子里嗡嗡作响,好半天都没有回神。
身边的张嬷嬷扶着她坐下,一边安慰;“也是好事,女儿们成家,总归是好事。”
冯氏喃喃:“那蕊姐儿怎么办?侯府那边怎么办?”
张嬷嬷也犯难了。
冯氏焦躁说:“可是,侯夫人看上咱们家女儿了。”
杜良镛:“你不是说侯夫人十分喜欢珍姐儿吗?”
冯氏又气又急:“可珍姐定亲……“
她话说到一半,珍姐儿的亲事说定了,但没完全说定,也是老爷和故交口头说定了。
冯氏见杜良镛丝毫不以为意,问:“那怎么办?侯夫人是看上咱们家的女儿了,如今珍姐儿的亲事,也是口头应了,宜姐儿的你连王府的信物都收了……”
杜良镛瞥了眼夫人,不明白她有什么好纠结的。
但依旧安慰她:“这有什么,定亲了那就是定亲了,说明你这个母亲品行端正,一家有女百家求。侯夫人会解的。”
冯氏听得心里高兴,但心里气恼,我和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这不是……
第007章她是谁啊
杜从宜在加班加点,争取上元节之前,将这幅画完成。
她一边还防着冯氏给她定亲事。这天午饭时候,冯氏召集她们,然后说:“今日叫你们来,也是为了说一件事,小四的亲事,你爹爹也定下了。”
杜从宜茫然看着她嘴巴张合,一时间都听不到她讲什么了。
好半天才回神,她真是千防万防,防着冯氏。忘记杜良镛这个人才了。
真是大意了。
杜从珍见她呆滞,推了一下问:“四妹高兴傻了?”
她还茫然跟着点头。
冯氏:“你爹爹早上回来说,端王府虽然人口众多,这位是庶支的独子,但身上也有爵位,再好不过的亲事了。”
杜从宜低着头,不知道杜良镛发什么疯,突然攀上这么高的人家。
按照冯氏两个女儿的亲事,都不算显赫。
他怎么这么神奇?嫁女儿居然能节节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