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鸳鸯佩唐庭轩结局 > 第73节(第2页)

第73节(第2页)

赵德明:“好叫官家知道,他性情确实有些懒散,但胜在聪明。”

上首的人:“不是说,他被张尧打的丢进水池中,差点没命?看着不该输给张尧才对。”

赵诚听的心惊,没有这位不知道的,汴京城里果然没有秘密。

他只字不言,上首的人问:“你大哥今年二甲第四,怎么不见你?”

赵诚:“臣愚钝,且读书不行。不敢丢了父亲脸面。”

“你也知道,你父亲勤奋刻苦,学识渊博?你怎么就成了不求上进的混子?”

赵诚咂舌,我虽然懒,但也不至于是个混子吧?

上首的人:“好了,日后接替子恒,就跟在朕身边当差吧。”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

炸的赵诚好久没回过神。

这算求什么事啊?

两人见他愣愣没回神。

“怎么?你不满意?”

赵诚:“臣不敢。”

那就是不满意,但是不敢。

赵德明出言教训:“赵若甫,官家恩典,还不快谢恩!”

赵诚没办法,他若是今晚敢退一步,往后他和端王府就不会有太平。

权力的威力,是呈倒金字塔的,万人之上的人,拥有压倒所有人的权力。

而他不能反抗。

“臣谢官家恩典。”

上首的人最后说:“行了,回去吧。”

赵诚莫名其妙被人领进来,最后又轻易被打发出去了。

赵德明并没有和他一起出来,送他出宫的是官家身边的内侍省大押班宗瑞。

赵诚一言不发根本不和人说话,今晚的事情让他应接不暇,他需要回去想想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等人一走,官家就说:“叔父觉得这个小子如何?”

赵德明:“官家觉得他如何?”

“聪明有余,勤奋不足。”

赵德明:“官家将人留在身边,观察些日子。对教导一二,也是可以成才的。”

上首的人咳嗽了两声,面色暗沉,但一双眼睛极为有神。

”咱们赵家子嗣不丰,堂兄就只有子恒这个独子,朕于心不忍。”

赵德明:“只要官家雄心不改,赵家子孙誓死效忠官家。”

上首的人:“既然叔父看上了他,朕就留他在身边带着,将来他继承您的香火,不能有赵士义的臭德性。”

赵德明微微松了口气。

第074章他不算武将

朝中过继的风波,没人知道是官家自己提的。

他太清楚自己的身体了,朝中的局面闹成这样,他目前最需要稳定。而他是人君,所以要把所有事情想在最前面,才不会让自己被动。

儿子去世伤心吗?肯定是伤心的,但儿子去世和国事比起来,又显得不那么沉重了,他的雄心,准备了这么多年。当年先帝驾崩在外,朝中内忧外患,他仓促登基,面对狼藉一片的朝政,和北面疯狂南下的辽金,他忍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振兴北方。他不允许有任何差错,所以将来的太子他来选,他自己培养。他自己生的儿子不也和自己反目成仇了吗?

赵德明最清楚,官家的身体也不如前两年康健了,他急需一个继承人,稳住局面,太子的去世,让他打击很大。

官家不喜太子是真,伤心也是真。为太子报仇是真,想过继赵吉也是真。

君王就是这样,欲望之下,没有私人感情。

天家无私事。

赵德明太清楚了,也看的太明白了。当年先帝驾崩就是他从北方回来当机立断拥护官家登基的,先帝是他的长兄,性情刚烈勇武,誓死要清北方边境,只是天不假年,暴毙在北方,他的遗志就是让子孙收复北方失地,将异族远远驱逐。

目前这个局面,已经不是他舍不舍得孙子问题了,而是着急必须过继出去,赵吉已经是官家最亲的血脉了,再远一支,就是赵士义那一支,但终究是远了。

赵吉过继出去,未来的子嗣,也不一定能回来。

他都知道。

他早年跟随先帝戎马,儿子也战死,赵家的子孙本就不兴旺,为国捐躯,天经地义,他都看淡了。唯有子孙香火,是惦念。

能让赵吉没了念想,让官家少了念想。所以他抢在官家开口之前,直言自己看上了赵诚,想过继在儿子膝下,将来晋王府就是赵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