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捡起来走到周正身边,“这位兄台,是你们的钱袋掉了吗?”
周正摇摇头,“不是我们的。”
青年人说句“叨扰”,然后转身走到柜台,把钱袋交给掌柜。
青年点了一份米饭和一盘腌菜,刚吃了两口,就见一个小厮风风火火跑进店里。
“掌柜的,我家少爷的钱袋在你们这儿丢了,你们见着没?”
掌柜急忙把青年刚送过来的钱袋拿出来,“是这个吗?是那位朗哥捡到送过来的!”
掌柜是好意,想着小厮要感谢,能找到主儿。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小厮打开钱袋后,勃然大怒,对着青年气冲冲吼道,“你捡的?这里面的十个金豆、一锭银子去哪儿了?定是你偷的!”……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小厮打开钱袋后,勃然大怒,对着青年气冲冲吼道,“你捡的?这里面的十个金豆、一锭银子去哪儿了?定是你偷的!”
青年也是一脸诧异,“钱袋确实我捡的,但里面的银钱我却一分也没动!我看都没看!”
“胡说!定是你偷的!把钱还回来!”
双方拉拉扯扯、争执不下,眼见就要动手。
掌柜一见势头不对,害怕担责任,立即报官。
不一会,这事在城里就传的沸沸扬扬,衙门口乌泱泱围满了人群。
大堂上,小厮一口咬定是青年偷了钱。
而青年气得面红耳赤,反而磕磕巴巴说不成话。只是一点,坚称钱袋是自己捡的,没有偷!
人群中有人小声议论。
“我看就是那小子讹钱!我认识他,他是王家二公子的小跟班,天天仗着王府的势力为非作歹,不是什么好东西!”
“今天这事不见得!”另一个人开始抬杠。
“我估计那个青年人偷钱的可能性大!你看他的穿着,一幅穷酸样,肯定没见过这么多钱,属于见钱眼开!”
“不对吧?他既然偷了钱,干嘛还把钱袋还回去?”
“你傻呀?这就是人家的高明处。把钱袋还回去,装成是捡的,谁还会怀疑是他偷的?”
“有点道理。那为何又被抓住了?不是自投罗网吗?”
“那是他运气差!”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肥头大耳的县太爷升堂了。那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一看就清凉不到哪儿去!
“这是你家少爷的钱袋?”县令懒洋洋问道。
“是!大老爷。这钱袋是我家少爷的。是他偷的!”
“你说是捡的?没有偷?”
“是!学生,没有,没有偷!”青年人胸口急剧起伏,气得不轻。
“你们有证人吗?”
“有,掌柜能证明!”小厮抢先说道,“掌柜能证明是他偷的!”
见掌柜趴在地上,县令又开口,“你是店里的掌柜?是他偷的钱袋?”
“他,他说是他捡的!”
“他说?你没看见?”
“小人确实没看见!”
“那就是说,有可能是他偷的?”
掌柜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只能低着头,轻轻点点头。
“大人,大人,学生,我,冤枉!我没有偷!我,我,捡的!”……
“大人,大人,学生,我,冤枉!我没有偷!我,我,捡的!”
“有证人吗?”
县令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偏向。一来,这是王家的小厮,能偏袒自然要偏袒一些。另外,对方是一个穷读书的,没有什么背景。
他认为青年捡了钱袋这事可能不假,但,忽然看见这么多钱,一定是一时见钱眼开。偷拿了一些完全在情理之中。
“我,我,”青年一时语塞,他不知道谁能给自己证明。